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6217
2025年04月17日
“尝谓今人纂辑之书 正如今人之铸钱 古人釆铜于山 今人则买旧钱 名之曰废铜 以充铸而已 所铸之钱既以粗恶 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 不存于后 岂不两失之乎” 余假科技之便 所学 google 而已 不知昔其何如 益戁古人精进之心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梦溪笔谈》,或称《笔谈》,是中国北宋沈括所作的笔记体著作,原有26卷,分17门,题材广泛,记录作者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当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内容,叙述有关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先进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和乐律等各范畴,使本书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珍贵资料。科技以外,《梦溪笔谈》记下沈括仕途生涯中的见闻、相关知识及对政策的检讨,也记载作者在考古学、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研究心得,以及作者耳闻目睹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1956年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合《梦溪笔谈》原书、《补笔谈》及《续笔谈》共30卷,分609条,是目前学术界使用的标准版本。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著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9986
古籍,读之愈觉前路茫茫。《日知录》如烟海,窥之愈深愈觉自身渺小。既可正读,亦可反观;通达时读之如饮醇醪,困顿时读之如临深渊。圣贤可取其精华,凡夫亦能得其皮毛。失意时当读,得意时更当读。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悟书。然书海无涯,何日得窥全豹?每翻一页,便多一分怅惘。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客353055
在书店两回翻完《日知录》,多数人佩服顾炎武的学问。但更打动我的是他写这些笔记时的状态。一个明朝遗民,天天考证古代制度,表面上在做学问,实际是在乱世里给自己找点事做。今人读来觉得枯燥,但对当时的他来说,恐怕是活下去的一种方式。读书有时不是为了长见识,而是为了撑过每一天。这书的价值不全在内容,更在写书人的处境。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客777976
用了四个月才读完这部书,感觉很吃力。顾炎武写的考证太多,内容太琐碎,读起来很枯燥。书中有很多地方讨论古代制度,但这些内容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没什么用。他的文笔也很普通,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整本书就像一大堆笔记拼凑起来的,缺乏系统性。我觉得这本书被过分吹捧了,实际价值没有传说中那么高。壬寅冬日记于北京。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