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68489
2025年06月20日
古籍故纸,不过是些陈旧言论。枯燥、乏味、拖沓。从头看没意思,从尾看也没意思。一起看不下去,分开看也不舒服。高兴时懒得看,难受时看着更烦。聪明人觉着没劲,笨蛋也看不懂。失意时候翻它没用,得志时候更不屑看。写书不如做事,背书不如思考。找找别的书看吧!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著
《人物志》魏,刘劭(shào)撰述,《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著,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玄学著作,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阐述撰著目的:“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魏时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材。该书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著,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国时刘昞 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义,不沾沾于训诂,文词简括”。其后流传既久,传本颇多谬误。明万历甲申(1584)河间刘用霖用隆庆壬申(1572)本旧版合官私书校之,去其重复,成为定本。今有《汉魏丛书本》、《明万历刘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其书自《隋书·经籍志》以后皆列于名家,《四库全书》则归入子部、杂家类一。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著
《反经》原名《长短经》,《长短要术》由唐代赵蕤著,有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的意思。这是一部智谋奇书,因为主要讲帝王权谋、有资于治国之道。本书所讲帝王之道可分为“为政”、“王霸”和“治兵”三大部分。“为政”包括《文上》、《文中》、《文下》前三卷,主要讲帝王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手段:如卷首《大体》篇即提出“天子拱己而正”的帝王为政之术,围绕这个问题,下文的《任长》、《品目》、《量才》、《知人》、《察相》、《论士》六篇都是从人才问题展开,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得人则兴,失士则崩”,故帝王应掌握如何了解、鉴别、争取、使用人才。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长短经〉提要》说:“此书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著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诗文评类。本书曾收入《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提到“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没提到著有《文章缘起》。《隋书·经籍志》著录任昉《文章始》1卷,但已称有录无书,是其书在隋朝已不存。《新唐书·艺文志》载有《文章始》,注明“张绩补”。
精选书评
知书客777976
用了四个月才读完这部书,感觉很吃力。顾炎武写的考证太多,内容太琐碎,读起来很枯燥。书中有很多地方讨论古代制度,但这些内容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没什么用。他的文笔也很普通,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整本书就像一大堆笔记拼凑起来的,缺乏系统性。我觉得这本书被过分吹捧了,实际价值没有传说中那么高。壬寅冬日记于北京。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客241782
翻阅《日知录》者,往往惊叹顾炎武的博学强记,我却更留意他研究事物的方法。不做空谈,不尚浮华,每一条札记都从实地考察中来,每条论断必引十方证据。身处明清易代之际,仍能保持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尤为难得。今人读书常求速成,而顾氏一字一句皆从实践中来,这种治学精神,在当下更具启示意义。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客262339
翻阅《日知录》,竟不知从何说起。顾氏征引浩繁,考据精密,然那些典章制度、郡县沿革,读来实在令人困倦。时有洞见,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确能振聋发聩;但更多时候,竟是些支离破碎的考据,未免失之琐碎。或许我资质驽钝,未能领会其中三昧,只觉得这般著述,既非纯正札记,又不成系统,真不知该作何评价是好。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