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王弼的《周易略例》,就像在迷雾中突然看见一盏明灯。这位年仅二十三岁就注解《周易》的天才,用他清澈如水的思维,把晦涩难懂的象数体系剖解得如此通透。在他笔下,卦爻不再是神秘的符号,而成为了可以触摸的思想脉络,这种化繁为简的功力,实在令人叹服。 最震撼的是他对"得意忘象"的阐释。这不正是中国哲学最精妙的地方吗?我们追求的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背后的意蕴。就像看一幅山水画,重要的不是笔墨,而是画外之意。王弼把这种思维方式发挥到极致,让《周易》从占卜之书真正升华为哲学经典。每读到此,都不禁为中华文明的这种独特智慧感到自豪。 把王弼的思想放在现代语境下理解,会发现出人意料的当代性。他说的"言不尽意",不正是语言哲学的雏形吗?当代人总在符号与意义之间打转,而王弼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给出了解答:不要执着于文字相,要把握文字背后的道。这种超前性,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思维的深度。 特别欣赏他解构象数思维的方式。在谶纬盛行的时代,他能跳出象数的窠臼,直指义理核心,这种勇气和洞见,放在今天依然光彩夺目。读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智性的愉悦,那种抽丝剥茧、直指本心的快感,是其他注释本难以给予的体验。 王弼的思想像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周易》的大门,更开启了中国哲学的新纪元。他用短短一生证明:真正的智慧不分古今,伟大的思想永不过时。每次重读《周易略例》,都会为这位早逝的天才感到惋惜,更为我们能继承这样的思想遗产而庆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王弼教会我们的"执一统众"的思维方法,或许正是最珍贵的处世智慧。
周易略例
周易略例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