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卜子夏  

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64894
有人从《子夏易传》中看到严谨的卦象分析,有人则关注其中天人感应的哲学思考。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像一位学者在耐心讲解《周易》的精妙之处,帮助我理解阴阳变化的规律。这本书展现了古代学者对《周易》的深刻解读,是易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些经典著作的价值。子夏的注解为我们理解《周易》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值得认真研读。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84860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9931
《子夏易传》虽托名卜商,实为汉儒伪作,然其解经要义,颇得圣门真传。传中"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诸解,上承夫子微言,下启王弼玄理,于象数中见义理,在卦爻间明人事。其文辞简奥,意蕴深长,虽非子夏亲笔,要不失为解《易》之津梁。后世学者考其渊源,辨其真伪,而传中精义,自可独行千古。读此传者,当以义理求之,不必尽索其人。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44235
在中国经学发展的长河中,卜子夏的《子夏易传》犹如一颗被历史尘埃半掩的明珠,其价值与争议始终相伴而行。作为孔子亲传弟子中唯一留下易学著作的儒者,子夏在易学传承中扮演着独特而微妙的角色。他既恪守师门传统,又展现出令人惊异的创新精神,这种矛盾性恰恰构成了《子夏易传》最耐人寻味的特质。 细究《子夏易传》的学术取向,会发现子夏采取了与后世经学家截然不同的诠释路径。他不拘泥于卦爻辞的字面解释,而是将儒家伦理思想与易理相融合,开创了"以儒解易"的先河。这种诠释方式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却为后世"义理派"易学埋下了种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子夏对"中""和"等儒家核心概念的创造性运用,使其易学阐释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这与后来王弼的玄学易、程颐的理学易形成了有趣的呼应。 然而《子夏易传》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思想内容,更在于它所体现的学术态度。子夏既不像汉代经学家那样执着于师法传承,也不似宋明理学家那般追求体系建构,而是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开放性。他对《周易》的解读既有对孔子易学的继承,又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早期儒家学者特有的思想活力。这种既尊重传统又不囿于成说的学术品格,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启示意义。 但《子夏易传》的传承也充满谜团。其真伪问题自汉代以来就争论不休,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篡改,这使我们在评价其价值时不得不保持谨慎。也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添了《子夏易传》的魅力——它像一面模糊的铜镜,既映照出早期易学的原初面貌,又折射出后世经学演变的复杂轨迹。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子夏易传》代表了儒家经学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它标志着易学从占卜之术向哲学思想的转变,也预示了后来经学诠释多元化的趋势。子夏在恪守师说与开拓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实际上为后世经学家如何处理传统与变革的关系提供了范例。在这个意义上,《子夏易传》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说了什么,更在于它示范了一种对待经典的智慧态度。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66894
伪传耳,不足信。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知书房 · 精品名著阅读

库藏了古今中外的海量公版书,专注于经典名著的沉浸式阅读,知书房欢迎随时畅览,回归最纯粹的读书乐趣!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