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9916
2025年09月04日
读《魏书》时,第一感觉是它在讲做人的道理和历史的教训。这本书告诉我们,当官的人要懂得约束自己,做事要讲规矩。它不是空谈大道理,而是用具体的人和事来说明这些原则。作者写得很直接,没有太多修饰,但每个例子都很有分量。 书里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建议。比如它说,话不要太多,说多了容易出错;事不要管太多,管多了容易惹祸。这些道理现在看来也很实用。它用很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做官和做人是一回事。 《魏书》特别重视人的品德。它说志向远大的人能够经受磨炼,最终有所成就;没有原则的人会慢慢变得平庸。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严厉,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书中用了很多官员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有些做了好事得到好结果,有些做了坏事得到惩罚。 这本书还讲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它说人在年轻时候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跟什么样的人来往。这个观点很实在,作者用亲身经历来说明,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掉。 《魏书》的语言很朴素,但说理很清楚。它不讲空话,每个观点都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读起来有些地方会觉得说教味太重,但换个角度看,这是作者在认真分享人生经验。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南史
知书房
南史
李延寿 著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著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最高。《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著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8384
魏收所著《魏书》,曲笔阿谀,颠倒黑白,实为史家之耻。其记元氏诸帝,尽是溢美之词;述高氏权臣,则多隐恶扬善。且挟私怨而修史,故有"秽史"之讥。一书失实,贻误后人,岂不与龙门之笔判若云泥?纵使叙事稍具条理,词藻偶见雕琢,亦难掩其心术之不正。尝见后人补订此书,诚知荒唐纰缪处,已不胜枚举矣。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客551246
史笔如刀,北朝尽藏。魏收《魏书》,实乃纪传体之瑰宝。其文或可正读,或可反观;治世可参,乱世可鉴。士人读之得庙堂之略,武将阅之获韬钤之机。得意时当温故,失意时宜知新。论史不如入史,读传不如解传。叙事绵密处暗藏褒贬,笔法曲折中自有春秋。虽后世讥为"秽史",然其保存史料之功,诚不可没。读此书者,当具史家之眼,更需哲人之思。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客364910
读过《魏书》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魏收的处境。大家习惯批评他的曲笔,却不想想他为何要这么做。在北齐写北魏历史,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他必须权衡利弊,在文字中寻找平衡。这不是简单的善恶问题,而是生存智慧。我们看历史时,常常要求别人做圣人,却忘了他们也是普通人。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