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6620
2025年07月02日
自仲夏至初冬读毕此书,历时三月有余。其中策士言语多机变权诈,纵横家言尤甚,读之令人咂舌。刘向辑录时已有取舍,然仍不免夸饰之辞。此书于战国形势多有揭示,可补史传之不足。策士的智谋与功利并重,既显才智过人,又见人性趋利。史料真实性与文学渲染并存,需审慎辨读。庚子初冬观堂记于沪上。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新序
知书房
新序
刘向 著
刘向撰。原书30篇,《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隋、唐史志均作30卷。至宋代原书已残,由曾巩重新辑成10卷,即今传本。其书取材于先秦至汉初经史诸子书,内容时限起自舜、禹时,讫于汉初。篇目分为“杂事”(卷1至卷5)、“刺奢”(卷6)、“节士”(卷7)、“义勇”(卷8)、“善谋”(卷9、卷10),共165条。卷3末“邹阳上书”、卷7末“苏武”、卷10全部11条,共13条为汉代材料,其余记先秦事(据《汉魏丛书》本统计)。刘向主旨是取古书嘉言善行材料为宣扬儒家道德服务。从书中内容看,由于取材来源驳杂,故事与说教不合,所叙史实与其它史传也不合,故不能作为经史著作看,只能归入小说。刘向叙事情节极简略,却偏重议论。有意义的故事集中在“杂事”、“刺奢”中,如卷1孙叔敖见两头蛇、虎会谏赵简子,卷2无盐女,卷3乐毅、邹阳、燕惠王往来书信,卷5叶公好龙,卷6卫灵公论宛春等。传世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清人卢文绍有《新序校补》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清人王仁俊辑《新序佚文》1卷,收入《经籍佚文》。今人马达撰《新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松窗梦语
知书房
松窗梦语
张瀚 著
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山西等省的高级官员;又任过陕西巡抚、总督漕运、总督两广军务,后由南京工部尚书,于万历元年擢升为吏部尚书。万历五年,因得罪了首辅张居正受到排挤,回杭州故里。为作者晚年罢职闲居所作。因书斋“楹前一松”,“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自序),而取以为名。瀚历仕为官,见闻广博,经历丰富,因而内容广泛地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少数民族、对外关系等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是他亲闻目睹的经历,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全书三十三纪。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著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精选书评
知书客499736
战国策,纵横之书,谋略之极。治国可读,为臣也可读。乱世可读,治世也可读。上可悟王霸之道,下可学处世之术。入仕需要看,隐居也需要看。开卷能观天下大势,掩卷能思人生进退。游说者从中习言辞,将帅者从中得兵法。平民读之增智慧,权贵读之学驭人。读此书不是为了背记,而是理解本质。理解本质后,自然通晓进退存亡之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871766
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说什么纵横之术,其实很多地方都是编的。刘向整理的时候估计加了不少私货。看的时候觉得很多故事太假,根本不像真实发生的。有人说它教人谋略,我觉得更像是教人怎么耍心眼。历史上那些国家真是靠这些花招活下来的?我怀疑。现代人看这个,最多当个故事会。里面那些计谋,放现在可能一天就被拆穿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378543
奇书,却让人读得云里雾里。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糊涂。都说这书能长见识,可那些纵横家的说辞,今儿一套明儿一套,到底哪句是真?得意时读它,怕被带偏;失意时读它,更觉人心险恶。苏秦张仪之流,嘴皮子功夫了得,可这世道,真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古人智慧今人难懂,权谋之术看得人脊背发凉。读罢掩卷,反倒怀念起那些一根筋的忠臣来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