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31778
2025年04月17日
书本身挺好,作为笔记体野史可以佐证正史。虽然因为创作者文莹是当时人,难免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有的地方有讴歌马屁的嫌疑。但是,确实也是讲了很多东西。只有一点不好,这个网络书的排版很烂,有的地方还有些许缺漏。如果有想看这本书的,建议购买实体书阅读。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日知录
知书房
日知录
顾炎武 著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内容宏富,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其中不少名言警句,传诵千古,如“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如“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更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士庶。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著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7992
文莹和尚著《湘山野录》,所记多宋初轶闻,然细读之下,不免生出几分疑虑。其书虽笔致隽永,叙事生动,却时有附会之说,未必尽得其实。文莹身为方外之人,而津津乐道于朝堂宫闱之事,已觉可怪。至若所载太祖"烛影斧声"之疑案,更似街谈巷议,不足为凭。大抵缁流涉笔史事,终不免隔靴搔痒之讥。读者当以稗官野史视之,未可尽信也。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知书客914887
妙哉!《湘山野录》乃笔记之瑰宝。闲时可读,忙时也可读;春风得意时宜读,秋雨萧瑟时更宜读。文士得其雅趣,樵夫亦得其真味。或细品,或速览,皆有所获。此书记轶事,录见闻,说人情,道世态,三言两语间便见古人风骨。读之如饮醇酒,不觉醺然;如啜清茶,回味悠长。悟世情不必远求,观此书足矣。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知书客277832
最近在系统宋人笔记,先把这几个聊八卦比较劲爆的、今人宋史论著经常引用的几部书读了,《湘山野录》和《玉壶清话》就是其中之一,从现实经历和历史细节揣度历史上各种人各种行为各种心思,还是很有趣的。三星是给点校的,经常破句,校勘也是挺迷惑的,经常乱改乱补,搞不清标准是什么,鲍廷博的校勘水平看来也不高。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