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1641
2025年09月04日
花了整整一周才啃完这本小册子,中途几度想要放弃。切斯特顿的文字像一把双刃剑——既闪烁着惊人的智慧光芒,又带着令人不适的锋芒。他那些密集的警句和悖论式的论述,读上十页就让人精疲力竭,就像在跟一个语速惊人的辩论家对弈。 最让我困扰的是作者那种近乎傲慢的自信。他在批判优生学时确实展现出惊人的预见性——早在纳粹上台前就预见到了这种"科学种族主义"可能带来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他又把这种批判延伸到了对现代医学、心理学乃至整个现代文明的否定。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让人喘不过气来,就像被困在一个充满镜子的房间里,每个转角都撞见作者冷笑的脸。 书中那些关于"正常人"与"不正常人"的讨论尤其令人不适。切斯特顿坚持认为社会应该包容所有"缺陷",这个观点本身充满人道主义光辉,但他论述时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仿佛自己就是上帝派来评判何为正常的先知。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当他嘲讽优生学家想要"培育"完美人类时,自己却在不自觉地塑造着另一种"精神完美"的标准。 不可否认书中确有发人深省之处。他对"科学至上主义"的批判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警示意义,那些关于自由意志与人性尊严的论述闪耀着永恒的价值。但整本书读下来就像被迫参加一场永无止境的茶会,主人不断往你杯子里倒入浓得发苦的智慧,却不允许你提出任何质疑。最终合上书时,我既感到智力上的满足,又带着某种精神上的疲惫——这大概就是阅读切斯特顿的典型体验。
优生学和其他罪恶
知书房
优生学和其他罪恶
G·K·切斯特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多元社会中的正义
知书房
多元社会中的正义
杰拉德·高斯 著
本书力图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对理想理论展开批判性探讨。作者指出,理想理论以单一理想为目标,追求正义与道德同质化的社会,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社会形态,因为人们对正义的理解与道德实践始终存在多样性。基于此,作者提出“多元开放社会”的概念,并为其道德基础进行辩护。在这种社会中,不同理想之间的分歧非但不是障碍,反而成为推动道德进步的动力:它促使人们更深入地反思自身正义观,同时通过不同道德视角的交流与互鉴,为共同道德框架的改进提供可能。
四爱
知书房
四爱
克莱夫·斯台普斯·刘易斯 著
刘易斯的基督教背景在《四爱》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刘易斯在整本书中援引了若干核心基督教教义,特别是三位一体(基督教信仰中上帝永恒地以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存在)和道成肉身(相信耶稣基督作为道成肉身的上帝,既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 这些教义构成他理解爱的基石——他将上帝视为永恒自我奉献的爱(以三位一体的形式),将基督视为爱的化身(暗示人类的爱本身兼具人性与神性)。由于刘易斯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的早期基督教神学传统,且预设了读者具备基本基督教知识,因此在理解其关于爱的论述时,必须始终把握这一神学框架。
科学、自由与和平
知书房
科学、自由与和平
奥尔德斯·赫胥黎 著
这是奥尔德斯·赫胥黎于194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章是一篇充满个人见解的论述,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反映了赫胥黎当时对社会的看法。他提出了许多预测,其中许多在60年后都成为了现实。文章始终贯穿的一个主题是赫胥黎对权力分散型社会的青睐。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9638
优生学看起来是在追求人类的进步,实际上隐藏着危险。切斯特顿在书中指出,这种理论试图用科学的名义控制生命,但忽视了人的尊严。他认为优生学背后是傲慢,把一部分人划为低等。历史证明,这种思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在的社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警惕。读这本书让人明白,科学不能凌驾于人性之上。真正的进步是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
优生学和其他罪恶
知书房
优生学和其他罪恶
G·K·切斯特顿
知书客638349
这本书读来意外地轻盈,像在听一位老友讲述建筑的秘密,却句句能戳中心事。罗斯金谈的不只是石块的堆砌,更是在说人心的刻度——那些关于牺牲、真理与记忆的寓言,恰恰是当代最稀缺的品质。尤其喜欢他谈论"匠人尊严"的章节,在流水线时代读来简直像一记闷棍。建议搭配一杯红茶慢慢翻阅,每个段落都会在脑子里盖起一座小教堂。
建筑的七盏灯
知书房
建筑的七盏灯
约翰·罗斯金
知书客321068
"法庭不要求你承认自己有罪,但你必须认可自己有罪。" —— 这一句来自《审判》的经典对白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卡夫卡笔下那个荒诞司法体系的核心逻辑,也道出了整部作品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在一个异化的权力系统面前,个体的辩解与挣扎最终都沦为证明其有罪的证据。
审判
知书房
审判
弗兰茨•卡夫卡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