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爱
知书房
四爱
克莱夫·斯台普斯·刘易斯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
发表书评
花了两个晚上读完《四爱》,大概160页。这本书比想象中好懂,刘易斯把四种爱讲得很清楚。他用简单的例子解释亲情、友情、爱情和对神的爱,没有用太多难懂的词。书里提到的一些观点让我觉得很有道理。比如他说友情不是因为有共同利益,而是因为看到同样的真理。这个说法很新鲜,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
刘易斯在书里经常引用圣经,但他解释得很明白。就算没读过圣经也能看懂他想说什么。他写爱情那部分特别打动我。他说爱情不是把对方当成偶像崇拜,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互相包容。这话说得实在,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书里有些地方让我想到自己的生活。他写亲情时说父母的爱有时候会变成控制,子女要学会独立。这话让我想起我爸妈,他们确实经常这样。刘易斯把这些复杂的关系说得很透彻,但又不让人觉得他在说教。
书的后半部分讲对神的爱,这部分我以为会很难懂,结果他用了很多日常生活的比喻。比如说人对神的爱就像植物向着阳光生长,这个比喻很形象。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很顺畅,没有特别费劲的地方。
刘易斯的写作风格很直接,不绕弯子。他说的道理都很实在,不会故意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这本书让我对几种不同的爱有了新的理解,特别是他说的友情和爱情那部分。看完后我觉得这些观点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读了《四爱》前几章就完全被刘易斯圈粉了。他写爱情写得特别真实,没有那种假大空的浪漫主义。他把爱情分成四种类型这个想法很聪明,因为现实中确实就是这样,不同人对爱的理解完全不同。
最打动我的是他写亲情那段。他说亲情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营的。这话太对了,我见过太多人把家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刘易斯把这种心理写得很透,让人读着读着就会反思自己和家人的关系。
他写友情那段也很有意思。他说真正的朋友是能当面说真话的人,这话听起来简单,但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我现在看朋友圈里那些点赞之交,就觉得刘易斯说得太准了。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用平常话讲大道理。他没有用难懂的哲学术语,举的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读的时候经常会有"啊,我也有过这种感受"的瞬间。这种接地气的写法让深奥的话题变得容易理解。
刘易斯最厉害的是他看问题很全面。他不会简单地说哪种爱更好,而是说每种爱都有它的意义和局限。这种不偏激的态度现在很少见了,特别是在讨论感情问题的时候。
用了4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本书太难读了,里面全是基督教神学的概念和古希腊哲学的术语。很多地方都要先懂圣经故事和柏拉图的思想才能看懂,不然就像在看天书。作者动不动就引用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著作,我查资料都查得头疼。
作者对女性的看法让我很不舒服。他说女人天生就该服从男人,还说现代女性太独立是社会的退步。虽然他是上个世纪的人,但看到这些话还是觉得刺眼。比如有一段写"女人若追求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就像孩童抢夺父亲的权杖一样可笑"。还有一处说"女性真正的美德在于温顺,正如圣经教导的那样"。
书里讲四种爱的部分有点意思。他把爱分成亲情、友情、爱情和对神的爱,这个分类挺特别的。特别是说到友情那段,他说真正的朋友是因为共同追求真理而在一起,这个观点我觉得不错。但其他部分太抽象了,比如讨论"圣爱"那章,全是神学论述,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最让我困惑的是作者一边强调爱的崇高,一边又对不信教的人很刻薄。他说无神论者的爱都是虚假的,因为缺少神圣的根基。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人读着很不舒服。
整本书就像在听一个老学究讲课,道理一套一套的,但离现实生活太远。我试着硬着头皮往下看,结果越看越迷糊,最后决定放弃了。
爱不是虚幻的理想,而是具体的行动。刘易斯在《四爱》里告诉我们,亲情、友情、爱情和圣爱,每一种都有它真实的力量。我们常常以为爱是遥远的幻想,其实它就藏在每天的对话和关心里。不要等待完美的爱,眼前不完美的关系才是我们真正能把握的。这本书最好的一点是,它让人明白爱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普通人也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爱的真谛。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