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曹植的《曹子建集》,能感受到他是真的厉害。他的才华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曹操的儿子很多,但曹植是最特别的那个。他不光会写文章,还会打仗,还会治理国家,简直是个全才。 建安七子里面,曹植的诗文最有灵气。你看他的《洛神赋》,写得多美。那种文字不是硬憋出来的,是自然流露的。别人写东西要斟酌很久,他好像随手一写就是好文章。这种天赋不是努力就能有的,是老天爷赏饭吃。 曹植的性格也很鲜明。他不虚伪,不装模作样,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曹操问他问题,他脱口而出就是答案,根本不用打草稿。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在当时的官场其实很吃亏,但他不在乎。他宁愿做真实的自己,也不愿意为了权力去讨好别人。 他的诗里经常感叹人生短暂,比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这种对时间的敏感说明他是个真正的诗人。普通人活一天算一天,不会想那么多。但曹植不一样,他能感受到生命的流逝,并且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这种能力不是谁都有的。 曹植的遭遇也很让人感慨。他本来有机会当皇帝,但因为性格太直,最后输给了曹丕。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可能会怨天尤人,但他没有。他被贬到封地后还是继续写诗,继续思考人生。这种豁达不是装出来的,是骨子里的东西。 读《曹子建集》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曹植不掩饰自己的才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掩饰自己的失败。他活得痛快,写得也痛快。一千多年过去,很多人早就被遗忘了,但曹植的名字还在。这就是才华的力量。
曹子建集
曹子建集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河东赋
河东赋
河东赋
扬雄  著
辞赋名篇。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元延二年(前11)三月,成帝帅群臣,横渡黄河,行幸河东祭祀后土。“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汉书》扬雄“自序”)。天子追踪殷周之墟,遥思尧舜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于是上《河东赋》以劝。此文可分为三段:开段为前引,写暮春谒神于河东,形容车驾旌旗之盛。中段述成帝追观先代遗迹:览介山,思晋文公及介子推;追慕大禹疏决龙门;登历观(山西永济县山名)而望舜之所耕。他将这些遗迹与远处战场陔下(项羽败处)南巢(夏桀败处)相较,认为这些地方均不如河东。于是天子乘翠龙,渡大河,登华山,该地祥云迎,甘雨降,天子遂叱风伯,呵雨师,大致斥令制风制雨。最后一段乃为对天子及汉代的歌功颂德,而这篇赋的结尾不带任何规谏之辞。扬雄自谓此文目的在于劝。然细绎全文,此赋表面上是对王朝汉德的颂扬,实际上寓讽谏于颂扬之中。姚鼐《古文辞类纂》评云:“《上林》之末有游乎六芝之囿及翱翔书圃之语。此文(《河东赋》)法之,借行游为喻,言以天道为车马,以六经为容,行乎帝王之途,何必巡望山川以为观览乎。”全文仿《楚辞》体,亦融合散体之字句。《汉书·扬雄传》所收录之四赋,《文选》仅此篇未录,其由盖因其体裁和文句不特出,此赋或非子云之佳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