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68734
2025年06月25日
奇书,官修正史之典范。悲哉、哀哉、假哉!只能官方看,不能民间看。只能正面看,不能反面看。升官时可看,谄媚时也可看。权贵可得意,百姓只能倒霉。太平无事时想读,天下大乱时不读。修史不如篡史,写史不如改史。晋政权确立正统之门!史料造作太多,真假难辨全凭感觉。语句矫饰空洞,但说实话这破书不看也罢。
晋书
知书房
晋书
房玄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点。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著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新元史
知书房
新元史
柯劭忞 著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3290
房玄龄《晋书》虽列正史,然读来总觉滋味平平。其文采不逮范晔远甚,叙事又常蹈袭前史,少有新意。编撰之时,太宗敕令修史,十八学士分撰成书,倒像是急就章。于两晋风流人物,既不能传其神韵,遑论臧否人物?每每读到五胡十六国处,更觉头绪纷乱如麻。这般史笔,竟也能与《史记》《汉书》并列,着实令人费解。
晋书
知书房
晋书
房玄龄
知书客265074
《晋书》内容庞杂,但房玄龄的叙事逻辑清晰。许多人关注司马家族的兴衰,我更在意那些默默支撑王朝运转的中层官员。他们面对混乱局势时依然坚持职责,这种稳定性比帝王的权谋更值得研究。历史记载往往聚焦于大事件,但日常行政的细节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房玄龄对这些基层治理的记录虽然简略,却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晋书
知书房
晋书
房玄龄
知书客222878
《晋书》为房玄龄等奉敕所修,其中十志最为精审。唐初修史,多采前代旧文,此书亦不例外。书中记载两晋史事,人物纷繁,典章制度详备,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但唐代史官好采小说家言,部分记事稍失严谨。整体而言,《晋书》体例完备,叙事简明,是研究晋代历史的重要依据。此书虽非尽善,然在历代正史中仍属上乘之作。
晋书
知书房
晋书
房玄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