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97988
2025年09月04日
《新五代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确实在中国史学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细读之下,这部由北宋文豪欧阳修私撰的史书却令人颇感失望。欧阳修以一代文宗之尊,耗费十八年光阴编纂此书,本应成就一部史学经典,实则处处显露文人修史的弊病——过分追求文辞简练而牺牲史实完整,刻意模仿《春秋》笔法却流于主观臆断。 这位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其史学造诣实在不敢恭维。作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欧阳修确实具备相当的史学修养,但他将文学创作的习惯带入史书编纂,使得《新五代史》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而非严谨的史学著作。书中刻意追求"春秋笔法",动辄以"呜呼"发端,处处流露个人好恶,这种主观色彩浓厚的叙事方式严重损害了史学的客观性。 翻开这部五十九卷的史书,最令人诟病的是其刻意简化的叙事风格。欧阳修为追求"文约而事丰",大量删减原始史料,五代十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被压缩得支离破碎。比如对后梁太祖朱温的记载,仅用"淫虐"二字概括其生平,这种简单粗暴的评判完全不符合史家应有的严谨态度。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书中充斥着道德说教,将历史人物简单划分为忠奸善恶,活像一部道德教科书。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为欧阳修偏执的史学观感到困惑。他坚持"正统论",将五代视为"闰位",十国干脆不予立传,这种狭隘的历史观导致大量珍贵史料被刻意忽略。书中对南方诸国的记载几乎空白,使我们失去了了解这段历史全貌的机会。更可笑的是,他模仿孔子"削春秋"的做法,妄图通过删改历史来"寓褒贬",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实在有违史家本分。 欧阳修在文学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将文学手法用于修史却是重大失误。《新五代史》中那些刻意简练的语句,看似典雅实则空洞;那些频繁使用的感叹词,徒增矫揉造作之感。他引以为傲的"春秋笔法",在实际运用中变成了主观臆断的工具。书中对冯道的评价就是典型例子,仅因其历事多朝就武断地斥为"无耻",完全无视其在保存文化方面的贡献。 作为读者,我必须说这部史书实在令人失望。它不仅缺乏《史记》的恢弘气度,也比不上《资治通鉴》的严谨详实。欧阳修过分追求文辞的简洁优美,却忘记了史书最根本的任务是真实记录历史。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使得《新五代史》更像是一部带着强烈个人偏见的文学作品,而非值得信赖的历史著作。对于想要了解五代十国历史的读者来说,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著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最高。《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
册府元龟
知书房
册府元龟
王钦若 著
宋代最大史料性类书。字数比《太平御览》多一倍。 初拟名《历代君臣事迹》。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景德二年(1005年)始编,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编成。共1000卷。“册府”即收藏典册的秘府,“元龟”即以灵龟占卜未来。“册府元龟”即可借鉴的文献宝库。本书体例严谨,条理井然。偌大一部类书,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别类排列,有条不紊。31部。1104门。部有总序,门有小序,将几千年史实联成一体。体例与一般唐宋类书迥然不同。后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 采集范围不及《太平御览》广泛,所采以史籍为主,兼采经、子,不收说部,未注明出处,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代前的史籍辑佚和校勘颇有价值。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影印本,后附《类目索引》,可据要目查找有关资料,查 阅本书可参考陈鹏飞《册府元龟索引》,也可参考日本人宇都清古、内藤戊申《册府元龟奉使部外臣部索引》。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点。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2982
绝妙史笔,千古独步!欧阳公此作,令人拍案叫绝。既可作史观,又可当文赏。治世者当读,乱世者更当读。英雄豪杰处可读,市井小民处亦可读。气盛时读之得其刚正,颓唐时读之得其坚韧。比之《旧五代史》,如珠玉在前;较之《史记》,亦不遑多让。史家之眼,文士之心,尽在此卷。读罢方知,写史原来可以如此痛快淋漓!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知书客104170
一把铁血史笔,千载得失尽收。可跳着读,可从头读到尾。帝王将相看得,贩夫走卒也看得。顺遂时警惕,失败时振奋。欧阳修把这五十年争战写成一面镜,照亮现在。当我跌倒时,看见李克用独眼复起;骄傲时,想起朱温称帝不过三年而亡。编故事不如学历史,学历史不如照镜子。该抄起这本沉甸甸的书,对镜照自己。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知书客566584
读《新五代史》时很多人都在议论冯道的圆滑处世,我却更佩服那些在乱世中坚持原则的小人物。欧阳修写史不避讳黑暗,但字里行间总藏着光亮。最打动我的是那些普通将领,明知会输还是死守孤城。现在的人总说时代变了要灵活,可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变的。这本书告诉我,乱世里站着死比跪着活更需要勇气。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