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8843
2025年09月04日
古之学者治史,在求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今之学者为用,在求速成捷径,哗众取宠。古之学者如杜佑,穷尽三十年之功,著《通典》二百卷,上自黄帝,下至天宝,制度沿革,无不备载。今之学者好高谈阔论,却连基本典章制度都未曾细读。 《通典》分为九门,以食货居首。这个安排说明杜佑深知经济为治国之本。他详细记载了历代田制、赋税、钱币等制度演变。这些内容对理解古代社会经济极为重要。现在的学者研究经济史,仍要回到《通典》找原始材料。 选举、职官两门记录了历代选官用人之法。从汉代察举到魏晋九品中正,再到隋唐科举,制度变迁清晰可见。这些记载不仅有助于了解官僚体系,更能看出统治者的治国思路。当今研究政治制度史者,不可不读。 礼乐部分看似繁琐,实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杜佑不厌其烦地记录各种礼仪细节,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现在要研究古代社会生活,这些记载不可或缺。 兵刑二门记载军事制度和法律体系。杜佑将二者并列,说明他认识到暴力手段对维持统治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对研究古代国家机器运作很有帮助。 边防门详述历代边疆政策。杜佑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对边防问题特别关注。这部分内容对理解古代民族关系很有价值。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始兴记
知书房
始兴记
王韶之 著
广东地方志。南朝宋王韶之撰。一卷。韶之字休泰,山东临沂人。曾官吴兴太守,祠部尚书。作者未至始兴,或从徐豁讨问故事,笔为是书。久佚。清曾创于道光间由《初学记》、 《水经注》、 《艺文类聚》、 《太平寰宇记》和《太平御览》等书辑为是编,共二十七条,约一千七百余字。所记为南朝宋始兴郡(今广东韶关)所辖曲江、桂阳、阳山、浈阳、含洭、始兴、中宿等七县山川故事。因原书早佚,体例卷帙无从考索,遂以类相从。是书为六朝旧帙,实为难得,对研究古代粤北山川、峡谷、石室、泉池和城镇变迁等颇有价值。有《岭南遗书》本,后附南海伍崇曜跋。
松漠纪闻
知书房
松漠纪闻
洪皓 著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著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精选书评
知书客302249
奇书,治世之宝典!妙哉、绝哉、高哉!可细品其典章,可纵观其制度,亦可究其食货。为官者可读,为民者亦可读。失意时当读,得意时更当读。纸上谈兵不如知古鉴今,坐而论道不如力行实践。杜公之智,尽在《通典》中流转!读之如饮醇醪,愈品愈觉其味长。千年典章,一朝尽览,此乃真学问也!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客993915
在杜佑的《通典》里爬梳,千年典章俱在眼前。人们多注目于制度沿革的精微考辨,我却更震撼于那份直面时弊的勇气。天宝年间的乱象,贞观之治的良法,他都敢秉笔直书。身处庙堂而心系苍生,这才是史家最难能的气象。今人读史,往往止于猎奇,却忘了制度背后都是血肉之躯。杜佑写的是条文,照见的却是人心。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客626252
杜佑,这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唐朝中叶的宰相,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痛定思痛,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为来今龟镜”,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史称《杜佑通典》。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