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这部号称"政书之祖"的《通典》,读来实在令人失望。杜佑耗费三十六年编纂这部典章制度通史,表面上体系完备,实则充斥着食古不化的迂腐气息。在所谓"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分类下,堆砌着大量枯燥的史料,却鲜见独到的历史洞见。这种将历代制度简单罗列的写法,与其说是开创性的史学著作,不如说是官僚文人的资料汇编。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杜佑在书中处处流露出的保守主义倾向。他执着于"三代之治"的幻想,对秦汉以降的制度变革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这种厚古薄今的态度,使得《通典》成为一部为封建制度唱赞歌的守旧之作。即便偶尔闪现的革新主张,也被淹没在陈腐的礼教说教中。 不过平心而论,书中偶尔也能发现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记载唐代"租庸调"制度时,那些具体而微的操作规程,倒是能让人窥见当时基层官吏的日常工作状态。又或者各类职官设置背后暗藏的权力博弈,细读之下颇耐人寻味。可惜这些闪光点都被淹没在浩瀚的史料堆砌中,需要读者像淘金般费力寻找。说到底,这部被后世过分拔高的著作,终究难逃其时代局限性。
通典
通典
通典
杜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