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02249
2025年08月01日
奇书,治世之宝典!妙哉、绝哉、高哉!可细品其典章,可纵观其制度,亦可究其食货。为官者可读,为民者亦可读。失意时当读,得意时更当读。纸上谈兵不如知古鉴今,坐而论道不如力行实践。杜公之智,尽在《通典》中流转!读之如饮醇醪,愈品愈觉其味长。千年典章,一朝尽览,此乃真学问也!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著
《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马彪《续汉书》补入),记载了从光武帝称帝(25年)起至汉献帝禅让(220年)的195年历史。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在三国时代以前,人们将《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举,合称“三史”,唐代以后渐以本书取代《东观汉记》。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著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著
又作永嘉记、永嘉志、永嘉地记。南朝宋郑缉之撰。已佚,今有清陶珽辑本,刊于《说郛》,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清末孙诒让辑本。所记永嘉郡(今浙江温州、丽水)山川、乡亭最为详悉,旁及物产、佚闻、传说。其辑本是研究六朝浙江南部经济的重要原始资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326468
巨著,政书之鼻祖。好,很好,太好!可按朝代查,可按制度查,可通读,可精读。春风得意时能读,失意落魄时也能读。学者能解渴,官员也能用。治国理政要知道,为人处世也要知道。问人不如查书,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之道!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客626252
杜佑,这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唐朝中叶的宰相,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痛定思痛,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为来今龟镜”,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史称《杜佑通典》。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客494278
在书店翻《通典》,大部头,读起来很吃力。别人都说杜佑写得好,材料多,但我发现他太偏官修史书那一套。很多内容直接抄官府档案,根本没自己的判断。他吹捧唐朝制度多完美,其实漏洞一堆。最烦人的是,明明写制度演变,却处处维护当权者。通典号称典章制度大全,结果就是给统治者脸上贴金。普通人想看真实历史,还是绕道吧。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