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14547
2025年06月25日
自腊月迄春分,终将此书读尽。邓牧之文,神游八表,语涉玄远,论《君道》《吏道》诸篇尤为奇崛。然细味其旨,似有遁世之思与入世之志相龃龉,令读者辗转难安。每至激愤处则锋芒毕露,转入恬淡时又飘然物外,文气甚是不畅。以山人而议朝政,终觉隔靴搔痒。古人云知音难觅,读《伯牙琴》愈感此理不虚。壬寅仲春晦日灯下漫笔,愈发怅然。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徐霞客游记
知书房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著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603466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掩册,前后两月余方读罢此书。末卷杂记数篇皆草草掠过,盖因文辞支蔓,意趣索然。邓牧自诩高士,笔下却多见愤懑牢骚,虽偶有清绝之句,终难掩其酸腐气息。所谓"伯牙绝弦"之喻,不过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块垒耳。尤厌其议论时政处,既乏实据,复多偏激,文人迂阔之病毕现。丙申长夏蛰庵漫笔于西窗下。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558612
自庚子孟春始读邓牧《伯牙琴》,至仲夏方毕。其文言简意远,议论纵横,虽区区六十余篇,而家国之思、出处之辨俱在其中。《君道》《吏道》二篇尤为警策,词锋锐利,直指时弊,读之令人惕然。其余文字,或抒幽怀,或寄哲理,皆自肺腑流出,非徒雕琢词章者可比。唯某些篇章稍嫌艰涩,须反复涵泳乃得真意。七月既望,筱堂记于桐江书舍。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935283
在书店翻到《伯牙琴》,其他人都说钟子期懂音乐,我却觉得伯牙更难得。找到一个能听懂自己的人不容易,更难得的是愿意为知音砸琴绝弦。现在的人连耐心听别人说完话都做不到,更别说舍琴谢知音了。这本书把知音之情写得简单直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反观现在的友情,往往经不起一点考验,伯牙子期的故事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