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03466
2025年06月27日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掩册,前后两月余方读罢此书。末卷杂记数篇皆草草掠过,盖因文辞支蔓,意趣索然。邓牧自诩高士,笔下却多见愤懑牢骚,虽偶有清绝之句,终难掩其酸腐气息。所谓"伯牙绝弦"之喻,不过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块垒耳。尤厌其议论时政处,既乏实据,复多偏激,文人迂阔之病毕现。丙申长夏蛰庵漫笔于西窗下。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著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陆机集
知书房
陆机集
陆机 著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说明南北朝时期,陆集卷帙浩繁,到隋唐时散佚已多。宋代公私书目著录《陆机集》仅1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陆机)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今存诗赋、论议、笺表、碑诔一百七十余首,以《晋书》、《文选》校正外,余多舛误。”晁说可证宋刊10卷本乃是宋人据唐前类书、总集重新纂辑的,故其中残篇断简较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汇刻陆机、陆云集为《晋二俊文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徐本翻刻,其中《陆士衡集》10卷是现存最早的刻本。明人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即用陆元大本。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点校本《陆机集》,亦以陆元大翻宋本为底本,校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影宋抄本,并参校总集、类书及史传资料。原集10卷保持不变,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1卷(包括《演连珠》50首),文2卷。经考证,诗的部分删去卷7《悲哉行》(萋萋春草生)1首,此为谢灵运诗;文的部分删去卷9《吴丞相江陵侯陆公诔》1篇,此为陆云作。点校中辑录的集外佚文,按赋、诗、文编为3卷,附于10卷之末作为《补遗》。此本还附载陆机的专著(《晋纪》、《洛阳记》、《要览》)遗文,以及陆机传记、陆机集序跋资料。又,近人郝立权著有《陆士衡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558612
自庚子孟春始读邓牧《伯牙琴》,至仲夏方毕。其文言简意远,议论纵横,虽区区六十余篇,而家国之思、出处之辨俱在其中。《君道》《吏道》二篇尤为警策,词锋锐利,直指时弊,读之令人惕然。其余文字,或抒幽怀,或寄哲理,皆自肺腑流出,非徒雕琢词章者可比。唯某些篇章稍嫌艰涩,须反复涵泳乃得真意。七月既望,筱堂记于桐江书舍。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514547
自腊月迄春分,终将此书读尽。邓牧之文,神游八表,语涉玄远,论《君道》《吏道》诸篇尤为奇崛。然细味其旨,似有遁世之思与入世之志相龃龉,令读者辗转难安。每至激愤处则锋芒毕露,转入恬淡时又飘然物外,文气甚是不畅。以山人而议朝政,终觉隔靴搔痒。古人云知音难觅,读《伯牙琴》愈感此理不虚。壬寅仲春晦日灯下漫笔,愈发怅然。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913192
在书店角落发现这本薄薄的《伯牙琴》,犹如遇见知音。人们常赞叹伯牙绝弦的决绝,我却更欣赏钟子期辨音的通透。世上弹琴者多,能听懂琴心者几何?这份高山流水的情谊,千百年来依旧令人神往。如今的我们听惯了喧嚣,反倒遗失了静心聆听的智慧。翻开这本小册子,仿佛能听见千年前那曲未绝的清音,在浮躁的尘世中显得如此珍贵。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