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说来惭愧,三十有五的我才第一次真正翻阅这部被称作"二十四史"之一的《陈书》。原以为这类史书都是枯燥乏味的帝王家谱,却不想姚思廉笔下的南朝陈朝,竟如此生动鲜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人物,在他的笔下都成了有血有肉的存在。 记得翻开第一卷时,就被陈霸先起兵的故事深深吸引。这位出身寒微的将军,如何在乱世中崛起,最终建立陈朝,读来有种不可思议的传奇感。特别是读到他在广州"散财结客"的细节,那种豪迈与远见,让人不禁击节赞叹。姚思廉的笔法实在精妙,既不刻意渲染,又能在平实的叙述中透露出人物的神采。 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些悲剧性的人物。比如陈叔宝,这位亡国之君在传统叙事中往往被简化为"昏庸"二字。但姚思廉却写出了他的复杂性——他确实沉溺享乐,却也并非全无才干。读到他在隋军压境时的那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竟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对失败者的同情笔触,在今天看来尤为珍贵。 书中对女性的描写也令人耳目一新。比如章皇后在国破时的刚烈,张贵妃在乱世中的无奈,都打破了我们对那个时代女性的刻板印象。姚思廉没有刻意美化或丑化她们,而是用克制的笔调呈现了她们作为人的真实面貌。 掩卷沉思,忽然明白为什么说"史书是最好的小说"。这些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他们的选择与命运,比任何虚构都更令人感慨。陈朝短短三十三年的国祚,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却耀眼。而姚思廉的《陈书》,则为我们保存了这颗流星最后的光芒。
陈书
陈书
陈书
姚思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