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4642
2025年09月04日
读懂了,就够用一辈子。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史记
知书房
史记
司马迁 著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旧唐书
知书房
旧唐书
刘昫 著
《旧唐书》为后晋张昭、贾纬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赵莹罢相,刘昫代为监修。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最初为避讳石敬瑭,取名《李氏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旧五代史
知书房
旧五代史
薛居正 卢多逊 扈蒙 张澹 刘兼 李穆 李九龄 著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1043
翻开《陈书》,字字如迷,句句如雾。南朝兴衰,帝王将相,尽是过眼云烟。读它时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在看一面蒙尘的镜子,照不出个所以然。可正是这不清不楚,反倒让人觉得真实。盛世也好,乱世也罢,到头来不过几页纸张。读着读着,倒像是在读自己——那些不明不白的念头,那些理不清的愁绪,全都在这本旧书里找到了影子。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客854538
自庚寅春分至立夏,断续读《陈书》三十六卷,竟觉茫然若失。姚氏父子为文简净,然纪陈朝三十余年事,多所回护,帝王本纪尤近谀辞。至于侯安都、吴明彻诸将列传,则稍见笔力,然终不能尽掩陈室衰微之状。昔人谓"陈寿矜于《蜀书》",今观《陈书》,殆亦有此病。南朝四史,此为最下,但存一代典章而已。壬辰暮春筱堂记于吴门。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客867232
奇书,史册之精华。严整、精炼、深沉!可作得失之镜,可为兴衰之鉴。高祖本纪不妨细读,后主列传亦当深味。求仕者当览,隐居者亦可览。烽火连天时需阅,歌舞升平时更需阅。昔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陈朝虽短,遗事犹新。姚氏笔法不掩善恶,史家春秋笔意尽显于此。观其兴亡,通古今之变;察其得失,明成败之理。读史至此,唯谨严二字!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