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9945
2025年09月04日
读《陈书》时,你会看到历史中那些普通人的坚韧。面对乱世,书中的人物没有退缩,他们用行动证明人的意志可以超越环境的限制。当你感到前路迷茫时,书中的故事告诉你:再难的局面也有人挺过来。 这些人物没有过人的才能,他们只是坚持做对的事。当陈霸先起兵时,他不过是一个小军官,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当国家危亡时,许多普通人站出来保卫家园。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还是去做了。 你会注意到,书中记录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在失败后没有放弃。他们调整策略,继续努力。这种态度在今天依然有意义。 书中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细节。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受伤,简单包扎后又返回前线。一个小官在饥荒时把自己的粮食分给百姓。这些举动看似微小,却展现了人性最可贵的一面。 读这些故事时,你会明白:困难从来都有,但人总能找到办法。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很简单——保持勇气,坚持正道,就能走出自己的路。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辽史
知书房
辽史
脱脱 著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旧唐书
知书房
旧唐书
刘昫 著
《旧唐书》为后晋张昭、贾纬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赵莹罢相,刘昫代为监修。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最初为避讳石敬瑭,取名《李氏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新元史
知书房
新元史
柯劭忞 著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7232
奇书,史册之精华。严整、精炼、深沉!可作得失之镜,可为兴衰之鉴。高祖本纪不妨细读,后主列传亦当深味。求仕者当览,隐居者亦可览。烽火连天时需阅,歌舞升平时更需阅。昔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陈朝虽短,遗事犹新。姚氏笔法不掩善恶,史家春秋笔意尽显于此。观其兴亡,通古今之变;察其得失,明成败之理。读史至此,唯谨严二字!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客752620
观姚思廉《陈书》,去芜存菁,笔力千钧。其述陈霸先草创之功,文帝守成之德,非独存史实,实为励志楷模。每读至"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处,未尝不掩卷长思:帝王将相终成土,唯气节文章能不朽。思廉身在唐初而心系故国,以沉郁之笔写兴亡之事,令六朝烟水尽收眼底。史笔谨严之外,更见其胸中块垒。后之学人,当于此中得砥砺之资也。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客854538
自庚寅春分至立夏,断续读《陈书》三十六卷,竟觉茫然若失。姚氏父子为文简净,然纪陈朝三十余年事,多所回护,帝王本纪尤近谀辞。至于侯安都、吴明彻诸将列传,则稍见笔力,然终不能尽掩陈室衰微之状。昔人谓"陈寿矜于《蜀书》",今观《陈书》,殆亦有此病。南朝四史,此为最下,但存一代典章而已。壬辰暮春筱堂记于吴门。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