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58929
2025年09月03日
读完《绿林荫下》,只觉得哈代把乡村牧歌写成了矫揉造作的闹剧。那些所谓的纯真爱情,不过是顶着道德光环的自我感动。主角们在田园风光里兜兜转转,像被困在琥珀里的昆虫,既挣脱不了世俗的枷锁,又不敢真正面对内心的欲望。当结局强行凑成圆满时,我只感到一阵荒谬——这哪里是什么理想主义的颂歌,分明是给虚伪披上了浪漫主义的外衣。
绿林荫下
知书房
绿林荫下
托马斯·哈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克拉丽莎 - 第 1 卷
知书房
克拉丽莎 - 第 1 卷
塞缪尔·理查森 著
在无良家庭的压力下,年轻的克拉丽莎·哈洛嫁给了一个她厌恶的富人,她被骗与机智而温文尔雅的罗伯特·洛夫莱斯一起逃离,并将自己置于他的保护之下。然而,洛夫莱斯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耙子,他模糊的婚姻承诺伴随着不受欢迎且越来越残酷的性挑逗。然而,克拉丽莎发现他的魅力很诱人,她一丝不苟的美德感中夹杂着未表白的欲望。 《克拉丽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织信件来讲述,是一部对一对被致命吸引的夫妇的丰富模棱两可的研究,也是一部具有惊人力量和直接性的作品。它在 1747 年首次问世时取得了巨大成功,至今仍是所有小说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著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9世纪中期创作的小说,深入探讨了美国奴隶制背后的道德复杂性。故事通过塑造众多受奴隶制影响的人物,尤其是虔诚而高尚的黑奴汤姆叔叔,以及为拯救将被贩卖的儿子而逃亡的伊丽莎等角色,揭示了这一制度下令人心碎的残酷现实。 小说开篇以肯塔基州为背景,描绘了陷入财务困境的谢尔比先生在与奴隶贩子黑利交谈时,考虑出售汤姆叔叔和年幼的哈里以抵债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斯托犀利地展现了奴隶被视作财产而非人类的非人道处境,同时铺垫了伊丽莎听闻母子即将被贩卖后携子逃亡的戏剧性开端。小说开篇章节蕴含的情感张力和道德困境,为后续撼动人心的叙事奠定基础,迫使读者直面奴隶制的血淋真相。
月亮与六便士
知书房
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著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198536
安静的乡村生活里,我们慢慢走着。路过教堂的钟声,路过干草堆边的闲谈,路过青梅竹马的约定,路过突如其来的背叛。有人选择留下,有人选择离开。小提琴声飘过麦田的时候,我们会想起那些简单的快乐。后来明白,生活就是这样,有甜蜜也有苦涩。那些绿荫下的故事,其实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过。
绿林荫下
知书房
绿林荫下
托马斯·哈代
知书客501465
翻开最后一页时,手指在颤抖。那种被战壕里的泥土糊住喉咙的感觉久久不散——雷马克笔下的年轻人,明明和我们一样会为蝴蝶驻足,却在某个清晨永远停在了十八岁。最痛的不是枪炮声,而是他们偷偷哼唱家乡民谣时,声音里藏着的、对明天小心翼翼的期待。我们总说"历史不会重演",可合上书才发现,原来每代人都要重新认识战争的荒谬。
西线无战事
知书房
西线无战事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知书客656522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雷马克用冷峻的笔触揭开了战争荣耀外衣下血淋淋的真实,当战壕里的泥土混合着年轻士兵的鲜血,《西线无战事》让整个欧洲听见了整整一代人灵魂崩塌的巨响。这不是故事,而是千万个保罗用生命写就的墓志铭。
西线无战事
知书房
西线无战事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