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76218
2025年09月03日
吴楚争霸的烽烟中,人们总爱赞叹伍子胥的复仇传奇,却鲜少细读他留下的《盖庐》。这卷兵书字字狠辣,通篇弥漫着嗜血的戾气。所谓"五政""九野"之术,不过是把活生生的士卒当作棋子在棋盘上推演。最令人齿冷的是书中对"杀降"的赤裸鼓吹——"降者勿赦"四字,道尽了这位复仇者骨子里的暴虐。乱世需要铁腕,但将残忍粉饰成兵法,这种胜利终究带着洗不净的血腥味。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鬼谷子注
知书房
鬼谷子注
陶弘景 著
梁陶弘景注。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一、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简称《四库》本)。二、嘉庆十年江都泰氏刻本(简称嘉庆本)。
孙子兵法
知书房
孙子兵法
孙武 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著
我国古代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时4年于景德元年(1004年)撰成,共20卷,210篇,论述了210个问题。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代《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虎钤经》的主旨是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并兼及风角占候、 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尽管天时有吉凶,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利害,如能吉中见凶、凶中见吉,易中有险,险中见易,利中见害,害中见利,就能用兵尽其变。他还认为,要取胜须“以粮储为本,谋略为器”。 未战之前要“先谋”:欲谋用兵,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陈,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赏罚等。既战之后,一要善于“夺恃”,包括夺气、夺隘、夺勇等;二要善于“袭虚”,以佯动、诱敌击其虚;三要“任势”,乘机击敌懈怠,设伏击敌不意,乘胜扩张战果等。书中还强调“逆用古法”,“利在变通之机”。书中汇集的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其中许多为过去兵书所少有。此外,该书还汇集了不少阵法并创造了诸如飞鹗、长虹等 阵。该书在体例上,分类编排,按类阐述,为后世许多兵书所借鉴。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9818
《盖庐》一书,读罢令人击节。伍子胥以复仇之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智略胆识,诚为千古奇才。书中所述兵法韬略,非但可见其用兵如神,更显其洞察世事之明。文辞简练而意蕴深远,字里行间透着股凌厉之气,读之如见其人。后世兵家多取法于此,良有以也。子胥虽遭际坎坷,然终成霸业,此卷实为英雄立言之作,令人读之既觉痛快,复生敬意。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客216113
在《盖庐》稀薄的竹简上漫溯,兵法韬略如星汉灿烂。许多人聚焦伍子胥的军事智慧,我却更欣赏阖闾的纳谏胸襟——这位吴王能放下身段向敌国降将问策,何等气度!乱世枭雄多半刚愎自用,他却肯在俘虏面前虚席以待。那卷残简里藏着比刀光更亮的品格: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懂得在锋芒之外保留一份谦卑。这种跨越时空的政治智慧,至今仍让人掩卷长思。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客426362
在刀光剑影的春秋战国间翻检,《盖庐》这部军事典籍常被视作冷冰冰的战术手册。我却在文轩书店的旧书堆里反复摩挲,看出别样滋味。世人多赞叹伍子胥的谋略精妙,我却更折服于阖闾的从善如流——霸主之尊能虚心纳谏,比谋士的智慧更难能可贵。乱世枭雄哪个不是刚愎自用?偏偏这位吴王听得进逆耳忠言。一卷竹简间,藏着比兵法更珍贵的人君气度。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