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92865
2025年09月04日
这段针灸秘籍,真伪难辨啊。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著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撰,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系统的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对于研究中国的的医药科技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医学源流论
知书房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 著
二卷。清徐大椿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书中共分七门,为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共九十九篇。内容涉及医学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 《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等医籍有所批评。明晰医学源流,论述精确。如认为病之名成千上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故必以望、闻、问三者参之。又如病同人异之辨,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病有不愈不死,有虽愈必死,又有药误不即死,药性有古今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拘泥,其说皆有可取之处。其中《人参论》等论尤深切简明。徐氏强调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是徐氏一生从事医学研究的经验之谈。但论中提出“言必本乎圣经,治必本乎古法”的论点,未免有其片面性,《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有欲救俗医之弊而矫枉过直者,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有乾隆二十二年 (1756)丰松斋初刻本、1913年上海中华图书馆 《徐氏医书十三种》本、《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303599
自暮春至初夏,断续阅此医经,凡两月有余。扁鹊之术,久已失传,今所传者多为后人依托,尤以《神方》一卷可疑处最多。书中言灸法可治百病,甚而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吾尝持艾试之,竟无显效,岂今人腧穴已异于古耶?其论卒病多归鬼祟,尤令人困惑不解。医道玄奥,难辨真伪,姑存之而已。壬寅端阳后三日,筱堂记于沪上墨香斋。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知书客897691
奇书,医道之精华。初学可看,深造也可看。入门能获益,行家也能获益。临床前该读,行医多年也该读。白天可研习,夜间也可研习。能细读,能通读,能精读,能速读。论理透彻,用方精准。治病不如防病,用药不如调气。调气之要!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知书客279786
在医学古籍中翻找,这本《扁鹊心书》读了三次。别人都琢磨窦材的医术,我却注意到他记录病人时那种近乎固执的认真。五百年前的纸页上,连病人哪天咳嗽加重都写得清清楚楚。现在医生问诊恨不得三分钟结束,倒显得古人格外珍贵。不是医术失传了,是这份较真的心气丢了。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