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6088
2025年09月04日
在伊迪莎·华顿笔下,那种精致得像玻璃罩子般的生活,既让人向往又使人窒息。《乡土风俗》里那些恪守礼数的绅士淑女们,明明渴望着真实的情感,却不得不把自己困在规矩编织的牢笼里。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明知世俗的枷锁沉重,却仍然日复一日地戴着它起舞。华顿用细腻的笔触揭开了这层虚伪的面纱,可戳破之后,等待我们的不过是另一种更深的迷茫。终究,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乡土风俗
知书房
乡土风俗
伊迪丝·沃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克拉丽莎 - 第 2 卷
知书房
克拉丽莎 - 第 2 卷
塞缪尔·理查森 著
这是塞缪尔·理查森经典小说《克拉丽莎》的第二卷。年轻的克拉丽莎·哈洛威遭到不择手段的家人逼迫,要她嫁给一个她厌恶的有钱人。她被骗与风趣潇洒的罗伯特·洛夫莱斯私奔,并寻求他的庇护。然而,洛夫莱斯证明自己是个不可信赖的浪荡子,他含糊其辞地承诺结婚,却同时不断对克拉丽莎进行不受欢迎且愈发粗暴的性侵犯。即便如此,克拉丽莎还是觉得他魅力诱人,她那谨守美德的内心,也夹杂着未曾承认的欲望。《克拉丽莎》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信件展开叙述,深刻而多义地刻画了这对陷入致命吸引的情侣,是一部极具震撼力与感染力的作品。1747年首次出版时便大获成功,至今仍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康宁斯比
知书房
康宁斯比
本杰明·迪斯雷利 著
这是迪斯雷利最出色的小说之一,并非因其故事,而是在于对人物、风尚和原则的研究。其情节简单,不过是将人物素描以及政治和经济观点陈述串联起来的一种手段;但这些内容始终饶有趣味,且往往精彩绝伦。该书背后的动机是政治性的。 简而言之,它试图表明,英国的政治救赎应寄希望于贵族阶层,但这个贵族阶层在道德上软弱,在社会事务中也缺乏成效,在履行对国家的职责之前,它必须改过自新。当然,随着它所反映的政治环境的变迁,人们对该书这一方面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逝。然而,作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生活的写照,它具有永恒的意义与魅力。
月亮谷
知书房
月亮谷
杰克·伦敦 著
比利·罗伯茨和撒克逊·罗伯茨是住在奥克兰的勤奋工作的人。当旧金山瓦工和奥克兰瓦工之间爆发问题时,引发了一场骚乱,将比利和撒克逊人都卷入了疯狂的战斗。当骚动平息后,比利和撒克逊意识到日益严重的劳工骚乱只会变得更糟,并决定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居住地。他们最终找到了它——“在月球谷”。杰克·伦敦是 20 世纪初的冒险家和作家。他创作了《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等经典作品,这两部作品的灵感都来自他在阿拉斯加作为淘金者的那一年。“月亮谷”是杰克·伦敦最终定居的地方,种植创纪录的农作物并支持牲畜。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6141
生活就像尤金·阿切尔在《乡土风俗》里的挣扎。他以为逃离上流社会就能找到真心,结果发现哪里都有规矩。他以为爱情能给他自由,却发现不过是另一种束缚。等到他终于灰头土脸地回到老家,才明白这个世界从来不完美,人也一样,要学着自己和自己和解。想起那些年拼命想逃离的东西,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不坏也不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罢了。
乡土风俗
知书房
乡土风俗
伊迪丝·沃顿
知书客982730
这位美国上流社会的贵族女性,用笔尖揭开了镀金时代的华丽面纱。我们总以为挣脱旧俗就能获得自由,却不过是跳进了另一种束缚的牢笼。纽约社交圈那些精致的餐具、考究的礼服之下,藏着多少被规则驯服的灵魂。就像此刻刷着手机的我,何尝不是在数字时代的新式礼仪中亦步亦趋?沃顿让我们看见:所谓现代人的觉醒,往往只是换了个笼子继续跳舞。
乡土风俗
知书房
乡土风俗
伊迪丝·沃顿
知书客289586
伏尔泰的《老实人》讲了一个道理,似乎世界没那么糟,只要埋头苦干就能过上好日子。但我觉得这说法太假了。现实里多少人拼死拼活也翻不了身。主角到最后突然就幸福了,这转变太突然。书里把苦难说得轻飘飘的,好像吃点苦就能变好。我见过太多人被生活压垮,根本等不到好结局。这种乐观更像是在逃避现实的残酷。
老实人
知书房
老实人
伏尔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