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8666
2025年09月04日
檀书叙录简净而意密,虽断章零墨,亦自见史家笔法;其述两晋旧闻,多存异说,然往往语焉不详。刘注引证详实而诠次有度,摘录群书,排比异同,犹能存晋人清谈之真。然考订未精,间有讹误,当与《世说》对勘,又须参校《晋书》及诸家杂史。若但欲窥其大略,亦可独赏其清隽叙事。《续晋阳秋》载谢安泛海事,"风起浪涌"四字,写尽名士风流,而后人转述,或作"波涛汹涌",已失其雅致。至于"诸人皆惧,安独啸咏"之语,尤见晋人气度,然考其时谢安年岁,恐系后人附会。其书虽残,而吉光片羽,足资谈助,然须识者自辨虚实尔。
续晋阳秋
知书房
续晋阳秋
檀道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唐创业起居注
知书房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 著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著
西夏编年体史书。吴广成撰。清道光五年(1825)小岘山房初镌,其后有1935年北平文奎影印本。吴广成,字西斋,江苏青浦人。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一生治史,精于史学,用10年功夫撰写成本书。其撰述尚有《廿二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臣纪略》、《明遗杂记》等。本书凡42卷,约30万言。广泛搜集唐、宋、辽、金、元诸史,宋人著作、文集及稗官野史中有关党项及西夏史料,采用《通鉴纲目》编年体,参证排比成书。收集唐、宋、辽、金诸史及文集、野史等资料,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上起唐中和元年(881)拓拔思恭占据绥银,下至宋绍定四年(1231)西夏亡后其故臣王立之及部分遗民入金止,共300余年西夏的大事。
竹书纪年
知书房
竹书纪年
佚名 著
这是一部编年史书,古版本为13篇,现行本为2卷,系战国时魏国史官所撰。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蝌蚪字。经荀勖、束晢等人整理成书,完整的六十八篇,残缺者七篇,共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记黄帝以来至周隐王时编年史。自周幽王后接晋国,晋亡特记魏国。以夏正纪年,记事简短。记事起自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
精选书评
知书客659598
从立夏到白露,断断续续读完这本《续晋阳秋》。中间第五卷残缺不全,只能看后人补写的部分。这本书讲东晋的事,但很多记载模糊不清,人物关系也很混乱。作者想模仿《春秋》的写法,可是内容支离破碎,读起来很吃力。有些地方明显是后人加的,和前面接不上。看完了还是搞不清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次阅读让我很困惑。庚子年初冬记于北京。
续晋阳秋
知书房
续晋阳秋
檀道鸾
知书客913851
续晋阳秋,真乃史家之绝唱!不读此卷,不知春秋笔法之精妙。悲从中来看得,兴高采烈时也看得。庙堂之上宜读,江湖之远更宜读。少年读来长智,白发读来增慧。可当史书细品,可作故事闲览。一字一句皆是血,半卷半篇总关情。读罢掩卷,恍若亲历两晋风云,看尽人间沧桑。历代兴亡,尽在字里行间。欲知华夏魂,必观此书!
续晋阳秋
知书房
续晋阳秋
檀道鸾
知书客206477
好书,历史的活字典。想看就看,想停就停。上班时能读,下班后也能读。专家能看明白,普通人也能看懂。心情好时该读,心情差时更要读。发呆不如看书,瞎想不如读史。读史让人清醒。这本书把东晋的事说得透透的,没有废话,全是干货。你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古人的烦恼和现在人的烦恼其实差不多。读完了会觉得,原来我们都在重复历史。
续晋阳秋
知书房
续晋阳秋
檀道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