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5718
2025年09月03日
"世人皆醒我独醉,世事纷纭一梦归。"
醒世恒言
知书房
醒世恒言
冯梦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三侠五义
知书房
三侠五义
石玉昆 著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在侠客们的帮助下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白玉堂、展昭、欧阳春、韩彰、蒋平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常言道
知书房
常言道
落魄道人 著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四卷十六回。题“落魄道人编”,作者姓名和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叙述贪婪悭吝的财主钱士命为了敛财而不择手段,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其意在规劝世人行善积德,“把贫富两字看得淡些,宁为君子,勿作小人”。主人公“钱士命”的名字,寓意为“钱是命”,也颇有讽刺意味。
西厢记
知书房
西厢记
王实甫 著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六才子书》之一,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1689
有人读《醒世恒言》看到市井百态的鲜活画卷,有人读出警世劝善的良苦用心。而我只觉得冯梦龙就坐在茶馆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跟我讲这些故事。每个故事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让我看清楚人心的复杂。这些几百年前写的故事,到今天依然让人深思。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现在读起来还是很深刻。一个民族的魂就在这些故事里,代代相传。
醒世恒言
知书房
醒世恒言
冯梦龙
知书客266221
从六月读到十月,用了四个月看完这本书。四十篇故事里,最爱《卖油郎独占花魁》。冯梦龙写市井人物最拿手,小商贩、手艺人、青楼女子都写得活灵活现。故事有劝善的意思,但不说教。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看了心里舒服。文字也干净,没有废话。这样的老白话小说,现在很少人能写出来了。庚子年冬夜读完记于北京。
醒世恒言
知书房
醒世恒言
冯梦龙
知书客997496
奇书,市井之绝唱。妙哉、奇哉、绝哉!可白天看,可夜里看。高兴时看,伤心时也看。读书人爱看,种田人也爱看。穷困时候要读,发达时候也要读。听戏不如看戏,看戏不如懂戏。懂戏就是懂人。冯梦龙写透人间百态,字字见血。故事简单,道理深刻。看完觉得心里透亮,像是被人点醒。三言两拍,数它最好。四百年前的书,现在读来一点不过时。
醒世恒言
知书房
醒世恒言
冯梦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