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4140
2025年06月28日
《容斋随笔》号称宋人笔记之冠,但翻看几篇就觉得不对劲。洪迈喜欢炫耀学问,动不动就引用冷僻典故,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没搞明白。有些内容纯粹是道听途说,比如对王安石的评论明显带着偏见。全书结构松散,说是随笔,其实就是东拉西扯。最可笑的是他总摆出一副高人姿态,但很多观点现在看来很幼稚。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实际价值恐怕要打折扣。
容斋随笔
知书房
容斋随笔
洪迈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著
简称《风俗通》。东汉应劭著。原书30卷,今本仅存10卷。清·严可均在《全后汉文》中辑佚文6卷;《姓氏篇》自宋已佚,后又在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附录于末。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除10卷外,还将收集到的唐、宋、明三代各类书中保存的佚文编文27部分附于后。10卷篇目为: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反、声音、穷通、祀典、神经、山泽,137条。该书写作于“王室大坏,九州幅裂,乱靡有定,生民无几”的东汉末年,写作目的是“言通于流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从而用以整齐风俗,使上下之心“咸正于正”(引文均见《风俗通义》序)。全书依据原始儒家理论,论考古代历史、风俗礼仪、时人流品、音律器乐、山河薮泽、怪异传闻,内容涉及极广,多侧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范晔在评价该书时曾说过:“文虽不典,后世服洽闻。”版本甚多,《四部丛刊》影元大德本较佳。注本还有1981年中华书局版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
凡物流形
知书房
凡物流形
佚名 著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提出“水(流体)为宇宙之母体和载体的命题”之后,继续深化发展太一(水道)思想。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天地》写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这里所谓“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深刻的意识到“流—物—理—形”这个生成序列,而此“形“乃物(物体)与理(规律)的统一。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著
《荣枯鉴》是一本经典的谋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因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695864
洪迈的《容斋随笔》记述的内容很广,有考证也有议论。他的学问很渊博,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但有时候显得琐碎。他把各种典故、轶事都记下来,对研究宋代历史是很有用的材料。不过他的议论偶尔会让人觉得牵强,不够严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其他书里没有的资料,可以当作工具书来看。总体上说,他的记录比他的分析更有参考价值。
容斋随笔
知书房
容斋随笔
洪迈
知书客753876
"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洪迈笔下看似随意实则精深的文字,恰如宋人案头一盏清茶,初品平淡无奇,细酌方觉其味隽永。这部被历代文人奉为枕边宝典的笔记体著作,以闲适之笔写尽天地之理,在零金碎玉般的札记中,藏着整个宋代士大夫的精神图谱。
容斋随笔
知书房
容斋随笔
洪迈
知书客878033
自夏末至深秋读罢此书,历时近两月。其中谈异四卷,记奇闻轶事最是可观,反复翻读数遍。渔洋记载精详,考辨明晰,述齐鲁风物尤见功力,不愧为一代笔记大家。书中朝廷典制、文人雅事皆详实录存,为后世保留珍贵史料。至于笔意之清新,记事之传神,更是常人所不及。壬寅季秋记于姑苏城南。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