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6947
2025年06月28日
奇书也,却令人愈读愈惑。顺之则觉其明,逆之又觉其暗。身居高位时读之,如临深渊;位卑言轻时阅之,似坠云雾。智者见其谋略,愚者得其算计。时而醍醐灌顶,时而如坠五里雾中。这书啊,读罢让人不知是该韬光养晦,还是该锋芒毕露。每每掩卷长叹:这世道,究竟是该用其术,还是该守其道?读《反经》者,终成困兽,在智与愚、进与退间反复挣扎。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器经
知书房
器经
孤子 著
《器经》分大器、器具、器倾、守器四篇,通篇说器,实则以器说人,说世,说天地人和,是一篇器物专论。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著
《人物志》魏,刘劭(shào)撰述,《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著,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玄学著作,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阐述撰著目的:“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魏时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材。该书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著,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国时刘昞 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义,不沾沾于训诂,文词简括”。其后流传既久,传本颇多谬误。明万历甲申(1584)河间刘用霖用隆庆壬申(1572)本旧版合官私书校之,去其重复,成为定本。今有《汉魏丛书本》、《明万历刘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其书自《隋书·经籍志》以后皆列于名家,《四库全书》则归入子部、杂家类一。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论衡》是我过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因本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9484
赵蕤的《反经》看似讲权谋之术,实则充满投机取巧的思想。整本书都在教人如何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完全忽视道德底线。他推崇的所谓"变通",其实就是教人如何钻空子。这种思想容易让人变得阴险狡诈。历史上很多奸臣都爱读这类书,结果害人害己。读书人更应该学习正直的道理,而不是这种旁门左道。这本书的价值值得怀疑,不值得推崇。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知书客191619
暮春初读,盛夏方竟,掩卷时竟不知何为所得。赵蕤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诚为奇书。然术数太过,反失其要,每令人疑为屠龙之技。观其论君臣之际、霸王之道,精微处令人击节,然世易时移,今之天下岂复如是?夜半独坐,惟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更阑人静,惟见疏星渡河,竟不知如此经世之学,究竟可施于何事。壬寅长夏玄斋漫记。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知书客135268
花了两个月才读完这本书,但读完后感觉更加迷惑了。原以为能学到些实用的谋略,结果发现内容很杂。书里说的道理看上去都对,但不知道具体怎么用。古人写的东西太笼统,现代情况又不适用。有些观点很激进,让人不知道要不要相信。看完后反而觉得更迷茫了,不知道这书到底有没有价值。早知道就不花这么多时间读了。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