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9718
2025年08月01日
古之农人耕田种地,为的是养活一家老小,顺带交些粮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土地打交道一辈子。今之农人却总想着怎么用最少的地种最多的庄稼,怎么让庄稼长得更快更壮。他们用各种化肥农药,地里再也见不到蚯蚓,连田埂上的野花都死绝了。 从前种地讲究时节,春种秋收,冬藏夏耘。现在大棚里什么季节都能种,番茄挂在枝头却没了从前的味道。老人们说土地累了,可没人听得进去。年轻人宁愿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守着几亩薄田过活。 读《农桑辑要》时,看到里面记载的耕作方法都很简单。不用什么机器,也不用什么化学药品,就是顺应天时地利。可现在的田地早就不是从前的田地了,书里说的那些法子,放在今天怕是行不通。 书里还写着怎么养蚕缫丝,怎么选种留种。这些手艺现在都快失传了。镇上最后一家缫丝厂十年前就关门了,如今连蚕种都难买到。种子公司每年都推出新品种,农民自己留种反而成了违法的事。 最让人难受的是书里描写的田园生活。邻里互相帮忙收庄稼,谁家有了好收成请大家吃饭。现在一个村的人都认不全,地里干活的全是雇来的外乡人。农机开过田埂时扬起满天尘土,却再也没人站在田埂上拉家常了。 有时候站在田边发呆,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到底好不好。粮食产量确实上去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翻开《农桑辑要》,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可这扇门后的世界,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
农桑辑要
知书房
农桑辑要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天工开物
知书房
天工开物
宋应星 著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氾胜之书
知书房
氾胜之书
氾胜之 著
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所著,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均有提及。全书18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农学专著。唐人贾公彦认为:“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为上”。该书在宋元时期失传,今仅有辑自《太平御览》、《齐民要术》等书的片断,约有3700多字。该书总结了西汉后期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农作技术。书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有不少宝贵经验,并且大都符合科学原理。现存文字的内容涉及早禾、晚禾、麦、稻、稗、黍、大豆、小豆、麻、瓠、桑等农作物,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农作物栽培技术、区种法、整地技术、选种和留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项目。其中最突出的是区种法和溲种法,还有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技术水平。另外象穗选法、稻田中控制水流以调节水温的方法、桑苗截干法等,也很突出地标志着西汉关中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神农书
知书房
神农书
炎帝 著
旧题上古神农氏撰。《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二十篇,注云:“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刘向《别录》疑为李悝或商鞅所说,也不可信。该书已不见《隋书·经籍志》著录。清代马国翰以唐代《开元占经》为主,以 《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刘子新论》为补充,摘录出有关农业的内容,编辑成《神农书》一卷。《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神农》二十篇。班固注:“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可见此书是托神农之名,专讲农耕技术内容的书。唐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说。”
精选书评
知书客381447
最打动我的是书中的 “务实精神”:不讲空泛理论,只说 “怎么做”。比如治马病用 “甘草汤灌之”,防牛疫需 “常令饮食清洁”,连嫁接时 “用湿土封缠” 的细节都不放过。这般贴近生产一线的记载,让千年前的农艺跃然纸上,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农桑辑要
知书房
农桑辑要
佚名
知书客436937
从经济角度来看,书中推广的棉花种植,为明代江南棉纺业奠定基础;对苎麻、木棉等经济作物的重视,体现古代 “农业产业化” 雏形。书中对这些方法描述的都非常简单易懂,真正能落实到农民手里,就像古代的扶贫政策一样。
农桑辑要
知书房
农桑辑要
佚名
知书客831778
看这种书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村子里哪些地方我可以去租下来种什么种什么 看到庄子《天下篇》里魏惠王之大瓠的种法时兴奋好一阵子,虽然注释者说这是怪诞之说,还是想要去试一试!另外超爱《齐民要术》里用酸枣枝编篱笆之法。
农桑辑要
知书房
农桑辑要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