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31179
2025年06月26日
腐儒之作,糟粕之书!涩也、滞也、困也!横竖看不懂,前后连不上。聪明人看了糊涂,糊涂人看了更糊涂。得意时添堵,失意时更堵。学士看了摇头,白丁看了打鼾。解经不如骂经,正俗不如任俗。庸书误人!满纸陈言滥调,偏要装模作样指手画脚,把简单道理说得云山雾罩。古人云"误人子弟",此书可谓典范。不如撕了当厕纸,倒也物尽其用!
匡谬正俗
知书房
匡谬正俗
颜师古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玉篇
知书房
玉篇
顾野王 著
南朝梁陈之间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所撰写的一部字书。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经史,擅于文字音义。《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共30卷,收字16917个,是继《说文》之后一部按汉字楷书形体编排的重要字典。顾野王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群书,网罗诸家学说,从而澄清是非,纠正错误。他在叙中说:“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玉篇》制,文字之训以备。”原本《玉篇》收字16917个,每字下先注反切,再引群书训诂,解说颇详。对字形,注重篆隶的变迁。释字以音义为主,词义不明时,还有顾野王按语。异体字附在后面,注明另见。因原本已佚,留世只有若干残卷。此书在唐宋间曾经多次修订、增补。流传至今的是唐上元元年(674)富春孙强增字减注本。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据孙强本重修,改名《大广益会玉篇》。
广雅
知书房
广雅
张揖 著
中国训诂书。隋代避炀帝杨广讳,改名《博雅》,后复用原名。三国魏张揖著。张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为博士。著作除《广雅》外,还有《埤仓》和《古今字诂》,惜二书亡佚,仅《广雅》存于世。清王念孙有《广雅疏证》10卷。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自言此书分上中下3卷。唐以来析为10卷。《广雅》一书即广《尔雅》、续《尔雅》之意。他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分为上、中、下,以须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端,摘其过谬,今得用,亦所企想也。”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7743
读《匡谬正俗》时,感觉颜师古特别较真。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前人的错误,就像在给古籍做手术。这本书里全是细节,但读着读着反而觉得亲切。古人写错一个字,他就立刻指出,这种态度让人佩服。现在的人读书很少这么认真了。颜师古干的是苦活,但让后人少走弯路。这种扎实的学问,今天看来格外珍贵。
匡谬正俗
知书房
匡谬正俗
颜师古
知书客798039
癸卯仲春始读《匡谬正俗》,及至立夏方竟。颜师古考订讹误,匡正流俗,实为小学之功臣。然其论"貊炙"一事,强分南北,未免失之穿凿;辨"犹豫"二字,引证虽繁,终难惬人意。大抵唐人之学,精审有余而通变不足。每见其引经据典、穷源竟委处,未尝不叹其用心之细;而遇其胶柱鼓瑟、固执己见时,又不禁为之扼腕。丙午暮春剑堂漫笔。
匡谬正俗
知书房
匡谬正俗
颜师古
知书客993955
这部书够实在。一面骂人一面教你做事。不必全信却也值得琢磨。翻开就能用,合上也能想。文人看了不嫌粗,粗人看了不觉深。日子顺当时候可以翻两页,倒霉时候更要找它说道说道。要我说,比那些个圣贤书强。道理给你掰碎了说,例子都是现成的。别当圣经供着,就当个明白人写的闲话看。看完准保脑子清醒三分。
匡谬正俗
知书房
匡谬正俗
颜师古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