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66625
2025年09月04日
计六奇此书记晚明变乱,卷帙浩繁却杂芜不精。虽以"北略"为名,实则兼收南事,体例殊为混乱。其采录稗官野史,每多道听途说之辞;记载人物事迹,常显轻重失当之弊。然细读之间,又觉其于鼎革之际的世态人心,确有独到体察,使人不禁掩卷长思:是作者才力不逮,抑或那个崩坏的时代本身就如一团乱麻?史料真伪难辨处,尤令人踌躇再三。
明季北略
知书房
明季北略
计六奇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华阳国志
知书房
华阳国志
常璩 著
又名《华阳国记》。区域著名方志。东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璩,江原(今四川重庆)人。曾任成汉散骑常侍,掌著作典册,熟谙蜀事,遂纂是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约四十一万字。所记上起远古下止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间巴蜀事。内容分三部分:一至四卷记梁、益、宁三州(相当今四川、陕西汉中和云南部分地区)历史、地理,但以地理为主,类正史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主记公孙述、刘焉、刘璋、蜀汉、成汉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似正史本纪;但详于正史。十至十二卷记三州自西汉至东晋的“贤士列女”等,相当“正史”列传。合地理、编年、人物于一体。地理主记各州历史、郡县沿革、治城、著名山川、道路,物产、风俗、民族、官宦政绩等,多为《后汉书》所据。特别对巴蜀古史、李冰修都江堰、诸葛亮征战事,以及对西南古代民族等记载颇详,为他书所不及。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地理、历史、经济、民族珍贵资料。蜀汉事迹和蜀晋间史事也较《三国志》和其他史书完备,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一部重要历史地理著作。最早刻本为北宋神宗元丰成都刻本,已失传。今传世多明、清刻本与抄本。有明铜梁张佳胤刻本、廖寅题襟馆本和1984年巴蜀书社刘琳校注本。
越绝书
知书房
越绝书
袁康 著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经、请籴内传、外传纪策考、外传记范伯、内传陈成恒、外传记地传、外传计倪、外传记吴王占梦、外传记宝剑、内经九术、外传记军气、外传枕中、外传春申君、德序外传记、叙外传记十九篇。内容涉及人物、地理、都邑诸方面。外传记吴地传、记地传二篇叙句吴、于越山川形势、农田水利、工场矿山等,共记姑中山、犬山等十多座,太湖、无锡湖等十九个。计倪内经、外传枕中二篇记农事与农时关系。吴地传与地传诸篇,又载牧场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对研究吴越两国及古代浙江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版本甚多,宋、元刻本均佚。明嘉靖间有赵垣仿宋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有钱培名辑金山钱氏刊《小万卷楼丛书》本, 附札记。民国有《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本。今有商务印书馆1956年张宗祥校注本,附钱培名、俞樾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乐祖谋点校本,有陈桥驿序,后附序跋辑录。陈桥驿《关于<越绝书>及其作者》(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4)可资参考。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及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别本十六国春秋
知书房
别本十六国春秋
崔鸿 著
十六卷。旧本为魏崔鸿所撰,载于何镗汉魏丛书中。其书出在屠乔孙本之前。十六国各为一录,并列僭伪之主有五十八人,但其余诸臣皆不为立传。全为载记之体。考察《崇文总目》有《十六国春秋略》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司马光之《通鉴考异》所引诸书,也称之为《十六国春秋钞》。《四库简目》:别本《十六国春秋》十六卷,旧本亦题崔鸿撰。载何镗《汉魏丛书》中,其出在屠氏、项氏本前。然十六国各为一录,与一百卷之数不合,或即《崇文总目》所谓《十六国春秋略》,《通鉴考异》所谓《十六国春秋钞》也。疑以传疑,姑二本并存焉。
精选书评
知书客458153
一部令人怅惘的乱世实录。正着看是王朝覆灭,反着看是人心沦丧。可当史书细读,亦可作镜鉴沉思。得意时读之惊心,失意时读之锥心。庙堂权贵当读,市井小民更当读。求功名不如知兴替,慕繁华不如鉴沧桑。字里行间皆是血泪,页页翻过俱成叹息。读罢掩卷,不知是为古人伤怀,还是为今世忧心。治乱循环,终难逃这宿命轮回?
明季北略
知书房
明季北略
计六奇
知书客451265
这是什么书?为什么这样写?很难看明白。正面看感觉不对,反面看还是不对。从头到尾读很累,跳着读又跟不上。高兴时读不懂,烦躁时更读不懂。聪明人觉得糊涂,笨人完全迷糊。倒霉时看了更丧,得意时看了茫然。信书不如疑书,读书不如问书。这个书到底想说什么?
明季北略
知书房
明季北略
计六奇
知书客821423
妙书,明末之鉴!痛哉、恨哉、叹哉!可循正史读,可按编年察,可纲目并览,可人物分观。庙堂可琢磨,江湖亦能玩味。忠臣当读其节,贰臣须观其变。治世宜知兴衰之理,乱世更解丧乱之由。读史未必能挽天倾,解史或可避前辙。末路君臣尽在其中,百年兴废收诸一册!真史也,亦是寓言;实录也,犹带锋芒。注以血泪,每读必令髀肉复生,泪与汗俱下。
明季北略
知书房
明季北略
计六奇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