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53944
2025年07月01日
自暮春时节展卷,至梅雨初歇方得读罢,前后竟耗两月有余。韩方明《授笔要说》言执笔之法甚详,然其语多玄奥,所谓"五指齐力""掌心空虚"诸说,令人执管临池之际愈觉困惑。旧时以为书道在乎心手相应,今观唐人论笔,反生窒碍。究竟古人运笔真如所说,抑或后世穿凿附会?丙申夏日于苕溪畔重读此册,疑窦丛生,搁笔三叹。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等书法笔势的审美原则。强调上下偃仰离合、阴阳左右相应的辩证法审美范畴。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9280
八月开始读这本书,读到十月才勉强看完。中间停顿好几次,因为实在看不懂。作者讲用笔的方法,但是说得太玄了。有些段落反复读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书里提到"虚掌实指"之类的说法,感觉像在打哑谜。我试着按书里说的练字,但是效果很差。可能是我悟性不够。古代人写字和现代人差别太大,这些理论现在还有用吗?读完还是很困惑。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客219467
书法奇书?我看未必。韩方明的《授笔要说》写得玄之又玄,把简单的道理说得复杂难懂。他讲用笔方法,却绕来绕去,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不是教人写字,是在卖弄学问。初学者看了更加糊涂,老手看了也觉得浪费时间。书法本是手上功夫,非要说得天花乱坠。与其看这种书,不如直接临帖练习。道理很简单,练习才是正道。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客664026
韩氏《授笔要说》乃书法授受之圭臬,吾每展卷,未尝不叹其精微。其论执笔五法,剖析毫芒,使后学得窥晋唐门径,如暗室得灯,豁然开朗。昔人谓右军笔法秘不外传,而方明独能抉其精髓,公诸于世,此真书林之功臣也!至其行文简净明快,不以藻饰为工,而理法自具,犹见盛唐气象。吾辈得此良师,何其幸哉!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