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古今书评
古今书评

古今书评

袁昂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更多
书评  · 8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68631
袁昂在《古今书评》里说:"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这话让我想起第一次在故宫看见《宣示表》拓本时,那些字迹确实像要飞出纸面似的。现代人总爱说"见字如面",可古人写字,倒像是要把整个天地都装进笔墨里。 我书架上的字帖越堆越高,却越来越不敢说自己懂书法。袁昂评王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可我们这些连毛笔都拿不稳的现代人,怕是连门槛都没摸到。上周临《兰亭序》,写到"惠风和畅"四个字就手腕发酸,这才明白什么叫"力透纸背"。 有趣的是袁昂点评书家时总带着人情味。说羊欣"如大家婢为夫人",庾翼"如少年登甲科",这些比喻比什么"笔法精妙"生动多了。我在美术馆当志愿者时,见过一位老先生对着张旭的《古诗四帖》抹眼泪,他说这字里能看见酒壶打翻的痕迹。现在想来,袁昂的书评不也藏着这样的温度吗? 最近迷上了敦煌写经,那些不知名抄经生的字迹,比名家碑帖更让我心动。袁昂若活在今日,大概会给快递小哥的字迹也写条短评吧?毕竟他说过"阮研书如贵胄失品,不复排突英贤",可见在他眼里,字如其人,贵在真实。 昨儿翻出学生时代买的《九成宫》,发现扉页上自己写着"要练成欧阳询这样的字"。十年过去,那本字帖还是崭新的。忽然觉得袁昂最厉害的不是品评,而是让人隔着千年,依然对笔墨生出敬畏。就像他评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好字原来真的会余音不绝。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1546
这篇真的有人看吗?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3861
古人论书,首重气韵,次及形质,如王右军之笔走龙蛇,张伯英之字挟风霜,皆以神采为先。今人评书,专务形似,斤斤于点画之间,失其神韵,徒具躯壳而已。每览袁昂《古今书评》,未尝不掩卷长叹:古今之异,何其明也! 袁氏评书,独具只眼,如谓"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非亲见钟书神采者不能道此语。今人临摹钟帖,但求形似,岂知云鹄鸿雁之姿?又如评王右军"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今之书家,纵能摹其形,然龙虎之气安在?此中差异,令人怅惘。 细味袁昂所评二十五家,皆重书家气象。谓羊欣书"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此语虽刻,实中肯綮。今之书坛,正多此辈,邯郸学步,忝列名家,使人忍俊不禁。至若评萧思话书"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何等生动!而今人作书,多如木偶登场,毫无生气。 余常临池,深感今人学书之弊。或专务展览体,或沉迷江湖书,与古人"心正笔正"之训相去甚远。袁氏评书中"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之讥,正可移赠今之俗书。每见后生辈以丑怪为创新,以潦草为率真,未尝不扼腕叹息。 袁昂此评,虽逾千载,犹觉其新鲜如昨。盖艺道之真,古今一也。今人欲求书道真谛,当从此评入手,既知其形,更求其神。不然,纵使日临百帖,亦不过书匠耳。读此文时,恍若见袁公据案挥毫,而历代书家尽现眼前,此中之乐,惟知者能共赏也。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古今书评》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