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4962
2025年07月12日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灾难。从头到尾不知所云。翻来翻去还是看不懂。想学习的人看不了,不想学习的人更看不了。心情好的时候不想看,心情不好的时候更不想看。这些东西根本没用。还不如直接去看易经原文。搞不懂为什么有人吹捧这种书。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读这种书不如去睡觉。
易传
知书房
易传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著
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
周易略例
知书房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7039
大道,天地之总纲。妙哉、绝哉、神哉!能正着读,能反着读,能连起来读,能分开读。明白时该读,糊涂时更该读。圣人能通晓,凡夫也能懂。心灰意冷时要看,意气风发时也要看。求卦不如知卦,知卦不如通卦。通卦即通天!
易传
知书房
易传
佚名
知书客629068
捧读《易传》,每叹既著之于竹帛,又丧乱残缺,后人所辑,不过吉光片羽耳。传文阐幽显微,推阴阳之变,究性命之理,始知天地人伦之道,尽在指掌之间,诚万世之圭臬也。至若文辞简奥,义理悠远,犹可见古圣之心胸。惜乎著者姓氏湮没,使后世不得窥其全豹,可胜叹哉!
易传
知书房
易传
佚名
知书客623096
有人说《易传》教会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人说悟出了"穷则变,变则通"的处世之道。可我只看到一堆故弄玄虚的卦象和解说,把简单道理包装得神神叨叨。那些阴阳五行的空话根本解释不了现实问题。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易传》这种装神弄鬼的东西还是少碰为妙。与其研究这些虚头巴脑的玄学,不如多看看实实在在的科学。
易传
知书房
易传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