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15729
2025年09月03日
左氏之书,号为春秋内传,然细读之,不免令人起疑。其叙事铺张,辞采华美,俨若小说家言,非史笔之正体。尤以预言灵验,事多附会,似有后人增益之嫌。所谓"春秋笔法",恐为左氏自创,未必尽合圣人之意。至若记言之详,载事之备,文采之飞扬,虽足称道,然究非史家本色,盖文胜质则史,左氏之失正在于此。读者当具只眼,勿为浮辞所惑。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孔子诗论
知书房
孔子诗论
孔子 著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广雅
知书房
广雅
张揖 著
中国训诂书。隋代避炀帝杨广讳,改名《博雅》,后复用原名。三国魏张揖著。张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为博士。著作除《广雅》外,还有《埤仓》和《古今字诂》,惜二书亡佚,仅《广雅》存于世。清王念孙有《广雅疏证》10卷。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自言此书分上中下3卷。唐以来析为10卷。《广雅》一书即广《尔雅》、续《尔雅》之意。他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分为上、中、下,以须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端,摘其过谬,今得用,亦所企想也。”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4726
翻开《左传》,大部分人只看到战争与谋略,我却注意到那些小人物如何在乱世中坚持原则。比如子产不毁乡校,敢于让百姓议论朝政。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的统治者有几个能做到?历史总是重复,权力使人膨胀,能听进批评的人少之又少。子产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依然难得。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计谋,而在于保持清醒。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895821
史宗,春秋之豹变!妙也、绝也、奇也!可逐篇细品,可通贯长观,可当兵法读,可作政鉴看。得意时宜读,失意时更宜读。王侯将相能取经,贩夫走卒亦能取经。国运衰微时需读,国运昌盛时尤需读。祭天不如知天,尊贤不如识贤。识贤之镜!左氏以刀笔为鼎鼐,烹出三百年兴亡滋味,今人捧卷犹闻青铜编钟在耳——只是那钟声里,分明渗着血色。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177360
绝代史笔,千古文章!《左传》之妙,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兴亡之际可读,太平之年亦当读。帝王将相可研,贩夫走卒亦能品。得意时宜温故知新,失意时当鉴往思来。比《春秋》更见血肉,较《史记》尤为精微。记事则笔锋如刀,论人则入木三分。战场杀伐如在目前,庙堂谋略跃然纸上。读一遍有一遍之悟,读十遍得十重境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