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4726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左传》,大部分人只看到战争与谋略,我却注意到那些小人物如何在乱世中坚持原则。比如子产不毁乡校,敢于让百姓议论朝政。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的统治者有几个能做到?历史总是重复,权力使人膨胀,能听进批评的人少之又少。子产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依然难得。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计谋,而在于保持清醒。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周易略例
知书房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5539
左传,难懂又难读。写的是春秋时期的事,但人名地名太多,记不住。打仗的场面写得很乱,不知道谁打谁。有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新人物,前面没提过。注释比原文还长,看着头疼。看完一段就忘记前面讲什么。有人说这是经典,但我觉得太费劲。可能是我水平不够,读不懂这种古文。想放弃又觉得可惜,继续读又很痛苦。就这样卡在中间,不知道怎么办。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668944
春秋大义,尽在《左传》! 此书乃史家之绝唱,圣人之遗珠。初读如览明镜,再读似饮醇酒;既可作史观,亦可作兵书;既能明事理,又能悟人心。诸侯将相读之能运筹帷幄,贩夫走卒读之可通达世情。失意时读之如得良师,得意时读之若逢诤友。字字如刀,句句见血。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左传》岂止明智,简直能开天眼!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267180
《左传》的文笔真的好,把历史故事写得像是小说一样生动。但左丘明这个人挺矛盾的,一边说自己是如实记录历史,一边又加上很多主观判断。比如他对郑庄公的描写,既夸他有谋略,又批评他对待弟弟太狠毒。作为史书,掺杂太多个人观点,可能影响后人判断。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些议论让历史有了温度,不像《春秋》那样干巴巴的。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