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98178
2025年07月03日
史笔如椽,春秋之眼。《左传》者,叙事之圭臬,史家之准绳。顺读可明王道兴衰,倒览能见人事更迭。得意时读之如饮醍醐,失意时观之若得明灯。将相可取其谋略,布衣能习其智慧。盛世宜温故知新,乱世当鉴往知来。太史公曰"左氏春秋"者非虚誉,实乃经史合流之典范。微言大义处如观星象,春秋笔法里暗藏玄机。一册在手,千载如在目前。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知书房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陆玑 著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津逮秘书》所刻援陈振孙之言,题曰唐陆机,皆误矣。《崇文总目》云:“世或以‘玑’为‘机’,非也,机本不治《诗》,今应以‘玑’为正。”今本二卷,关于今本性质,诸家说法不一:有谓为缀拾之本者,清焦循曰:“陆疏太约,为后人缀拾之本。吕东莱所引陆疏言《毛诗》授受与此大异,知缀拾者未见《读诗记》也。”有谓今本即陆氏原本者,清丁晏曰:“《初学记》‘烛类’引陆士衡《毛诗草木疏》,唐人已误为“机”,幸有《释文》爵里甚明。今所传二卷即玑之原书,后人疑为缀拾之本,非也。以《尔雅》邢疏、《齐民要术》、《太平御览》所引证之,仍以此疏为详。疏引刘歆、张奂诸说皆古义之仅存者。间为遗文,后人传写佚脱耳。下篇叙四学源流,至为赅洽,毛公名亨,得此疏而始备。惟其去古未远,是以述古能详,尤信其为原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今本乃后人所辑,曰:“原本久佚,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大抵从《诗本义》中录出。”《郑堂读书记》亦谓“元恪原书久佚,此本多从《诗正义》中采辑成编,然以《诗正义》核之,搜摭尚多遗漏,迄今诸家传写不免有所窜乱,又非欧公撰《崇文目》时所见之本矣。”《四库提要》及《郑堂读书记》所言当是,今本乃后人所辑之本;然此书保存了诸多有关《毛诗》的名物训诂,还是很有价值的。《四库提要》曰:“虫鱼草木今昔异名,年代迢遥,传疑弥甚。玑去古未远,所言犹不甚失真,《诗正义》全用其说。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其驳正诸家,亦多以玑说为据。讲多识之学者,固当以此为最古焉。”今本凡草之类四十八、木之类三十一、鸟之类二十二、兽之类七、鱼之类八、虫之类十六;计六类一百三十二则。后有鲁、齐、韩、毛四诗授受源流四则,与《汉书·儒林传》相表里。是书有《续百川学海》本、《汉魏丛书》本、《唐宋丛书》本、《古经解汇函》本等。
匡谬正俗
知书房
匡谬正俗
颜师古 著
训诂书。亦称《刊谬正俗》或《纠谬正俗》,唐·颜师古著。为纠正古书和俗语的谬误而作,其所匡正,包括字义、字音、字形诸方面,范围较广,考证也多精确。高宗永徽二年(651),颜氏子颜扬庭表上该书于朝,称“草稿才半,部帙未终”,是一部未完的书稿,于是编为8卷,前4卷共55条,都是讨论诸经训诂音释;后4卷计127条,论诸书字音字例及俗语相承的不同。一向被训诂家所推崇。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 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者,辄谓伤忠厚焉。”
精选书评
知书客895821
史宗,春秋之豹变!妙也、绝也、奇也!可逐篇细品,可通贯长观,可当兵法读,可作政鉴看。得意时宜读,失意时更宜读。王侯将相能取经,贩夫走卒亦能取经。国运衰微时需读,国运昌盛时尤需读。祭天不如知天,尊贤不如识贤。识贤之镜!左氏以刀笔为鼎鼐,烹出三百年兴亡滋味,今人捧卷犹闻青铜编钟在耳——只是那钟声里,分明渗着血色。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611262
在《左传》的字里行间游走,总觉得迷失方向。这么多人物和事件,看得人头晕。有人称赞它记录历史很详细,但我更在意那些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他们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完全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当权者随便一个决定就能改变普通人的一生。读着读着,感觉历史就是个大轮回,普通人永远逃不出这个圈。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客315729
左氏之书,号为春秋内传,然细读之,不免令人起疑。其叙事铺张,辞采华美,俨若小说家言,非史笔之正体。尤以预言灵验,事多附会,似有后人增益之嫌。所谓"春秋笔法",恐为左氏自创,未必尽合圣人之意。至若记言之详,载事之备,文采之飞扬,虽足称道,然究非史家本色,盖文胜质则史,左氏之失正在于此。读者当具只眼,勿为浮辞所惑。
左传
知书房
左传
左丘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