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28999
2025年08月01日
奇书,断案之圭臬!久读不厌,常读常新。通篇见人性,细处显天机。衙门里当读,书房里更当读。为官者可取经,为民者能明理。愁肠百结时宜看,清明在躬时也宜看。判案不若知案,知案不如解案。千古讼狱之道,尽在此中矣!字字如刀,剖析世情冷暖;案案似镜,照见人心曲直。读时如入公堂,掩卷犹闻惊堂木响。真乃洗冤录之先声,洗心录之别传也!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李克书
知书房
李克书
李克 著
一卷。周李克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李”或作 “里”,古字通用。李克为魏文侯之相。《汉书·艺文志》载儒家 《李克》七篇。佚已久矣。然《文选·魏都赋注》,明引《李克书》三语,最可珍贵;马国翰又从他书辑其对文侯语,合为一卷。陆玑 《诗疏》曰:“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为子夏再传弟子,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克为子夏弟子。国翰以为子夏居魏,亲从问业。故班固云然,是说亦近情,皆因缘儒术。有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著
战国慎到撰,一卷。《汉书·艺文志》著录42篇,今存七篇及一些佚文,内容多为法治理论,如云“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大君任法而弗躬”,“官不和亲,法不遗爱”等。 《四部备要》收入一卷之五篇,系明人搜集残缺,重为编次之本。 清有严可均所辑,收入《全上古三代文》;缪荃孙有据明慎懋赏刻本移写之藕香移钞本,此本附补遗、校记,涵芬楼影印并收入《四部丛刊》;马国翰《玉函山房丛书》亦有所辑。
精选书评
知书客745724
在古籍堆里翻了又翻,这本书读了不下三遍。别人都在夸郑克断案如神,我却注意到那些普通官员的坚持。他们没有过人才智,但肯花时间查清真相,顶着压力为民做主。官场里最缺的就是这种较真的人。从这些小事能看到,古代也有不少好官,他们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公道二字。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157376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此句道尽刑狱之要义,诚为治狱者之圭臬也。案牍之间,人命攸关;勘验之际,毫厘千里。《折狱龟鉴》乃宋慈毕生断案之精华,其辨微析疑之法,明察秋毫之术,非但为刑名之学,实乃性命之学也。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762912
自三月晦日执卷,至仲夏方竟,阅时已逾两月。郑氏所辑案例千余,然案件始末多为简略,推勘之理亦欠详明,每令人掩卷而惑。其采集虽广,却似泥沙俱下,良莠并呈。所谓"折狱"之术,往往止于皮相,未得肌理,读时不免怅然。至若听讼决狱之要,更觉语焉不详,岂古人治狱之妙,终难尽传耶?壬寅孟夏雨窗漫笔。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