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45927
2025年07月02日
有人从《折狱龟鉴》里学到了破案的技巧。有人看到了古代司法制度的智慧。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在和一个老捕快聊天,他把自己几十年办案的经验都讲给我听,教我如何看人、如何审案。这本书记载的都是真实案例,每个案子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公正断案,就得既懂法律又懂人心。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到现在都很有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睡虎地秦墓竹简
知书房
睡虎地秦墓竹简
佚名 著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著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8999
奇书,断案之圭臬!久读不厌,常读常新。通篇见人性,细处显天机。衙门里当读,书房里更当读。为官者可取经,为民者能明理。愁肠百结时宜看,清明在躬时也宜看。判案不若知案,知案不如解案。千古讼狱之道,尽在此中矣!字字如刀,剖析世情冷暖;案案似镜,照见人心曲直。读时如入公堂,掩卷犹闻惊堂木响。真乃洗冤录之先声,洗心录之别传也!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373946
翻了几遍《折狱龟鉴》,大多数人都盯着那些断案如神的情节。我却注意到那些官员愿意承认自己判错了案子,重新审理。当官的谁不爱面子?判错了不改才是常态。这本书里记的案子,很多都是官员自己发现错判,主动改正。现在想想,能承认错误比会破案更难。读到这些细节,反而更让人感慨。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455845
这本书在图书馆翻了三四遍,很多人喜欢研究里面的破案技巧,我却更佩服郑克记录这些案例的用心。宋朝的司法制度已经很严密,但郑克还能收集这么多典型案例,甚至分析判案方法,实在难得。当官的人大多只看结果,他却把办案过程写得这么细,连错误案例也不放过。现代人读这些古代案例,照样能学到东西,这才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