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三辅黄图》的时候,特别容易想到《道德经》里说的"道法自然"。这本书讲汉朝长安城的布局,表面上是在记录建筑,实际上暗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市的结构就像人体一样,有主干有分支,有核心有外围。这跟《易经》里说的"太极生两仪"是一个道理。 长安城的规划很讲究。皇宫在最中间,就像人的心脏。街道向外延伸,就像血管网络。市场在固定位置,就像人体的器官各司其职。这种设计不是随便来的,是按照当时人们对天地规律的理解来建的。他们认为城市应该像自然界一样有序运转。 但问题就在这里。自然界是平衡的,人类社会却总在打破平衡。书上说长安城最初设计得很合理,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建筑越来越密,秩序就乱了。这就像《道德经》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人类总是做相反的事。 书里记载了很多细节。比如城墙有多高,街道有多宽,市场在哪里。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其实都在说明一个道理:规矩很重要。但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就慢慢不守规矩了。市场乱摆摊,街道乱建房,最后整个城市就变得拥挤混乱。 有意思的是,这种变化过程跟自然规律很像。新建的城市就像年轻的生命,充满活力又遵守秩序。随着时间推移,就像人老了会生病一样,城市也会出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干预,就像治病一样整治城市。但再怎么整治,最后都抵挡不住自然规律。 书里还提到一些特殊建筑。比如祭天的台子,观测天象的楼阁。这些建筑的位置都很讲究,要符合天象。古人建这些不是为了好看,是真的相信天地人三者要和谐。现在看可能觉得迷信,但仔细想想,他们是在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追求平衡。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