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37956
2025年09月03日
读《入蜀记》时总有种微妙的错位感。陆放翁自带豪迈诗人的滤镜,书写三峡风物时却像个絮叨的账房先生——"舟过新滩,偶得鳜鱼一尾,重三斤"。这般琐碎条目,与"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壮怀激烈判若两人。更令人困惑的是,他笔下分明游历乱山险水,字里行间却透着老吏断狱式的冷静,连猿啸都成了"其声凄然,然不足畏也"的公文批注。这究竟是刻意为之的克制,还是岁月磨平了棱角?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荆州记
知书房
荆州记
盛弘之 著
盛弘之《荆州记》是一部产生于六朝时期的地理专著。原书亡佚较早,今已不得见。部分文献遗存于历代类书,古注,杂记等。《荆州记》作为六朝时期较为杰出的地理文学作品之一,书中载述了大量与文人创作相关的事迹,丰富的山水描写片段,生动的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等等。这些内容,无不是《荆州记》这部地理著述浓厚文学性和人文性的体现。原书已佚,辑本正文依巴东、南郡、江夏、襄阳、南阳、顺阳、宜都、武陵、长沙、衡阳、桂阳、豫章、始安、始兴等郡,各郡分县记述境内名胜古迹、洞穴矿泉、地方特产、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高山大川等。尤以泉水、洞穴居多,也是荆州地质一大特征,至今仍可供开发旅游、发展工农业参考。所引民歌民谣,颇有文学价值。
水经注
知书房
水经注
郦道元 著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207416
自暮春至仲夏,携放翁《入蜀记》泛舟枕上,凡两月方竟。其记瞿塘滟滪之险,述夔门巫峡之奇,皆自肺腑流出,非亲历者不能道也。尤爱其写巴东夜雨、楚客孤舟处,墨痕犹带峡江雾气,令人顿生万里行役之思。放翁以诗笔为游记,枯树寒鸦皆成妙谛,此老真得江山之助。壬寅长夏,枯蝉声里掩卷,恍见八百年前一叶轻舟正破夔门青霭而来。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知书客636482
蜀道之难,陆游竟走得如此潇洒!一卷在手,山水烟霞皆入我怀。跋涉间饱览险峰奇石,闲坐时细品野老村醪。可以晨读,可以夜览,可以佐茶,可以下酒。宦游者读之愈觉天地宽,困居者阅之亦自得其乐。山重水复处藏着柳暗花明,云遮雾绕时自有月朗风清。写景即是写心,记事便是记道。人生逆旅,有此一卷足矣!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知书客876627
好游记,实在的经典。蜀道难写,他写得明白。白天能看,晚上也能看。高兴时拿来翻翻,烦闷时也拿来翻翻。文人看了长见识,平常人看了开眼界。失意时该读,得意时也该读。旅游不如读游记,读游记不如跟着走。走一趟就想通了。陆放翁笔下山水真,人情也真。六卷书,一卷一个天地。不装腔不作势,就写眼睛看见的。千年过去,还是这么鲜活。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