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98246
2025年06月21日
自五月初暑至六月梅雨,晨昏诵读此册。首三章为入孝、出悌、谨言,尤见古人训蒙之精义。今童子多诵而少行,岂非买椟还珠之叹?李氏以简驭繁,字字金玉,使人知蒙养之要,当自洒扫应对始。至若格言整饬,声韵铿锵,犹其后也。惜乎今人不究其本,徒效其末,纵能倒背如流,终不免庭前草盛。戊戌仲夏旧巷记于纸窗灯下。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著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288489
自庚子仲春浅览此书,草草数页即弃置案头。通篇陈腐训诫,面目可憎,童子诵之如鹦鹉学舌,长者授之徒增迂阔。所谓"规"者,不过桎梏幼童天性之具,以孝悌忠信之名行愚昧盲从之实,令活泼泼的童心变作冬烘头脑。句式刻板如嚼枯蜡,道理浅薄似涸辙鱼。今人若奉为圭臬,不啻将明清腐气灌入童蒙,殊可叹也!壬寅寒露稚柳漫记于沪上小楼。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知书客572766
"弟子规,圣人训"——这部流传三百余年的蒙学经典,以简洁明快的三字韵语,编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经纬。它不仅是儿童启蒙的识字课本,更是贯穿中国人一生的精神指南,以"首孝悌,次谨信"的朴素智慧,在当代社会依然闪烁着温润如玉的道德光芒。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知书客334622
蒙学瑰宝,人生至道!妙矣、绝矣、神矣!可晨诵,可暮省,可亲子共读,可独坐沉思。顽童读之开窍,长者读之通透。志得意满当读,迷途困顿时更当读。训子不如教子,育儿不如化育。育人圣典!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三百年来启蒙华夏儿女无数,此乃我中华文明之精粹。三岁孩童亦能诵,八旬老翁常读常新。读《弟子规》者,必成大器!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