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5319
2025年06月30日
这书不行,内容很无聊。故事重复,人物单薄。顺着看没意思,倒着看更没意思。高兴时别读,烦心时也别读。聪明人看了浪费时间,糊涂人看了更糊涂。得意时读了扫兴,失意时读了添堵。求神不如打坐,打坐不如睡觉。别在这书上费工夫!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隋唐两朝志传
知书房
隋唐两朝志传
罗贯中 著
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 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大建十三年辛丑岁(581)受周主禅即帝位起,历四世禅位于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岁(878)唐将高元裕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记述了隋唐两朝重大事件和主要战争,两朝重要人物皇帝、名将、忠臣、义士、仁人等。罗本《隋唐两朝志传》,乃隋唐系列小说的祖本,如熊大木的《唐书志传》、褚人穫的《隋唐演义》,后来的《隋炀帝艳史》、袁于令的《隋史遗文》都由此演变而来。明万历刊本,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书末云“万历己未岁(1619)季秋既望金阊书林龚绍山绣梓”。卷首有杨慎序,另有林瀚序,谓曰:“访有此作,求而阅之,始知实亦罗氏原本,因于暇日遍阅隋唐(诸)书所载英君名将忠臣义士,凡有关风化者悉编为一十二卷,名曰《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罗氏原本难见,林本存日本东京尊经阁。
两晋演义
知书房
两晋演义
蔡东藩 著
《两晋演义》为《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晋代的兴亡。共有一百回,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宋代晋,经历156年。西晋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可是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汉人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而东晋则在江东重建,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实力。大将刘裕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长安,之后接连废黜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
西厢记
知书房
西厢记
王实甫 著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六才子书》之一,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6619
今岁仲夏始读《十二楼》,旬月乃竟。李渔此书,以十二楼阁为经,世态人情为纬,写尽市井百态。其笔法诙谐处见锋芒,平淡中藏机巧,每令读者忍俊不禁后又陷入沉思。尤爱《合影楼》一回,将男女幽情写得极含蓄又极大胆,足见作者狡黠之才。然偶尔流于庸俗,是其瑕疵。大抵文人游戏笔墨,终不脱明末习气。壬寅秋杪醉月轩主记于西子湖畔。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知书客927154
自暮春至仲夏捧读《十二楼》,凡两月有余。其间每阅一回,辄掩卷沉思。李渔以市井为经,人情为纬,针砭世态,妙笔生花而涉笔成趣。借十二楼阁勾画人间百态,其诙谐处令人解颐,其酸楚处又使人泫然。然终是游戏笔墨,较之《无声戏》等作,未免失之轻佻。惜乎笠翁才调,竟为生计所累,不得不作此迎合时好之文。壬寅长夏守愚漫记于西子湖畔。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知书客762123
李渔的《十二楼》结构精巧,每篇故事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他写人情世故透彻,市井百态尽收笔下。人物刻画生动,对话机智风趣,读来令人会心一笑。情节安排巧妙,往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字通俗易懂却不失韵味,既可供消遣,又能发人深省。这部作品展现了他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力,也证明了他驾驭短篇小说的深厚功力。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