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31048
2025年07月31日
《十二楼》十二篇皆叙人间奇事,李渔以轻灵之笔写世态人情,每读一过辄令人解颐。其叙述不事雕琢,而宛转曲折处自见匠心,犹高楼叠起,层层皆有新意。最妙在借寻常儿女事,道尽世上悲欢,虽涉诙谐而不失温厚,杂以戏谑而暗藏机锋。予每展卷,见其以游戏笔墨作醒世文章,便觉此老胸中自有一段活泼天机,非徒以小说家鸣也。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常言道
知书房
常言道
落魄道人 著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四卷十六回。题“落魄道人编”,作者姓名和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叙述贪婪悭吝的财主钱士命为了敛财而不择手段,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其意在规劝世人行善积德,“把贫富两字看得淡些,宁为君子,勿作小人”。主人公“钱士命”的名字,寓意为“钱是命”,也颇有讽刺意味。
西汉演义
知书房
西汉演义
甄伟 著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西汉通俗演义》,又名《西汉演义传》、《西汉演义评》、《西汉全传》。八卷一百零一则。题“钟山居士建邺甄伟演义,绣谷后学敬弦周世用订讹,金陵书林敬素周希旦校锓”。甄伟,号钟山居士,建邺(今江苏南京)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明末刊《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清初拔茅居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清经纶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味经堂藏板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嘉庆二十年(1815)同文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广百宋斋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善成堂刊本,藏吉林市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明末刊《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本,1995年华夏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东西汉演义》排印善成堂刊本。战国后期,赵国俘虏了秦国王孙异人,软禁于邯郸城。赵国阳翟大商人吕不韦,识见精明,善能相人,变卖家产结纳身为人质的秦王孙异人,并把已怀身孕的宠妾朱姬献给异人为妻。朱姬生下一子,取名政。异人得到吕不韦的帮助,逃出邯郸城,回到秦国。后来即位,做了秦王。吕不韦受封为丞相,总揽秦国大权。秦政即位,诛杀了他的生身父亲吕不韦,独揽朝政。他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建立秦王朝,自称秦始皇帝。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弄权,私改遗诏,把太子扶苏赐死,立次子胡亥为帝,称秦二世。二世皇帝的残暴更胜于始皇,于是天下大乱,先后有陈胜、吴广、项梁、刘邦等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反秦。
何典
知书房
何典
张南庄 著
《何典》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清代张南庄著白话长篇讽谕小说,这是一部谐谑性较强的社会讽刺小说,通过三家村财主活鬼一家两代的不同际遇,写出形形色色的鬼蜮世界,借以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现实,讥刺虚伪丑恶的人间世相。全书间用苏州一带方言,语言丰厚而具灵气,不足在地域性时觉过窄,且有些失之油滑。全书共写六十九个人物。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7154
自暮春至仲夏捧读《十二楼》,凡两月有余。其间每阅一回,辄掩卷沉思。李渔以市井为经,人情为纬,针砭世态,妙笔生花而涉笔成趣。借十二楼阁勾画人间百态,其诙谐处令人解颐,其酸楚处又使人泫然。然终是游戏笔墨,较之《无声戏》等作,未免失之轻佻。惜乎笠翁才调,竟为生计所累,不得不作此迎合时好之文。壬寅长夏守愚漫记于西子湖畔。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知书客767295
在书店角落翻到这本《十二楼》,故事看似简单却耐读。别人都夸李渔的幽默风趣,我却更佩服他笔下小人物的智慧。面对困境时他们总能想出办法,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头脑。普通人在复杂世道里活得明白,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读完后觉得古人遇到的问题和现在差不多,人性果然没怎么变。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知书客612453
奇书?算了吧。自以为是的情趣大全。快乐时看它别扭,烦恼时看它烦心。聪明人觉得肤浅,普通人觉得无趣。故事刻意造作,人物呆板像木偶。倒霉时看了更焦躁,得意时看了败兴致。李渔在书里装腔作势,把无聊当有趣。还不如看市井闲谈来得实在。你要看它做什么?辛苦挣来的银子,不如买斤猪肉实在。
十二楼
知书房
十二楼
李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