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7291
2025年07月04日
烂书,误人之极也!怪哉、乱哉、恼哉!正看不成文,倒看不成句。闲暇时看了头疼,烦闷时看了更烦。想学书法反坏事,想装风雅更显俗。春风得意别沾手,失意彷徨更别碰。这哪是书道?分明是胡乱涂鸦!临帖不如练楷书,学草不如写正书。误人之物,不看也罢!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清包世臣 (1775-1855)撰。系文艺、书学论著。6卷,为 《安吴四种》之一。前4卷论文,后2卷论书,故称 “双楫”。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世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官新喻 (今江西新余) 知县,关心时政,主张抗英。此书多论古文作法和他的崇尚,也录所作书序、碑传等。论书分为 《述书》上中下、《论执笔法》、《历下笔谈》、《论书绝句》、《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等,阐述学习书法的经验和体会,评论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和书法之优劣得失及金石碑版,辨析详博。下卷有辨误,及删定之 《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等,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影响了清代后期以至今日的书风。世臣于文章书法自视甚高,品评作品好为高论,自成一家之言。后来康有为撰 《广艺舟双楫》6卷,发扬世臣表彰北碑之意,攻击帖学,提创碑版,碑书文字益为世人所重。本书有《艺术丛书》、《艺术名著丛刊》等本,近年有影印本面世。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5511
奇文,草书之绝响。痛快、肆意、自在!可以先看,可以后看,可以从头看,可以跳着看。白天可以看,晚上也可以看。书法家能学到东西,门外汉也能有收获。心情烦躁时适合读,心平气和时也适合读。模仿不如领会,空谈不如实践。关键在于动手写!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知书客726915
有人从《草书状》中看到的是书法艺术的狂放不羁。有人关注的是笔画之间的独特韵律。而我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在听一位书法家讲述创作心得。他告诉我草书不是乱写,每一笔都有讲究。这种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这个打字代替写字的年代,更应该把书法艺术传承下去。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草书其实大有学问。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知书客844946
有人看《草书状》只看到龙飞凤舞的线条。有人却读出了书法家挥毫时的豪迈气概。我读《草书状》时,眼前浮现出古人提笔泼墨的身影,他们在纸上留下的不仅是字迹,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中华书法几千年的传承,到今天依然充满生命力。看着这些流传下来的墨宝,我为我们的文化感到骄傲。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