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3847
2025年07月06日
本草奇书,医道圣典。健康时能用,生病时也能用。大夫可以学,普通人也可以学。年轻时候要读,年老时候更要读。治病不如防病,吃药不如懂药。选药的时候要翻,配药的时候要查。南北药材都记全,四季药性都写透。百姓看了能救命,医者看了能精进。迷茫时翻几页,困顿时找答案。行医必读,居家必备。传世千年,功德无量!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著
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卷下除续载部分病症外,“扁鹊神方”收有94方,分别介绍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当数量的方剂不见于宋以前的医籍,并保留有我国较早的麻醉方剂—睡圣散,颇具参考价值。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著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为《内经》的组成部分。本书之成书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后也又续有增补,非一时一人之作。本书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九卷》等。隋、唐时出现多种不同传本,但古版本均已佚,现存系南宋时期史崧重新编校本,名为 《灵枢经》。本书卷次,代有变异,原为9卷,现行的《灵枢经》单行本则为12卷。本书载文81篇。内容十分丰富,论及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解剖学、病因病机学、摄生学、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医德和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其核心理论是脏腑经络学说,论述重点是经络、俞穴、营卫气血的运行和针灸疗法。说理工具有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取类比象。《灵枢经》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定,并为其后的医学发展尊定了基础,对几千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虽然书中有些内容至今尚难以证实,甚至不无糟粕,然其内核是合理的。《素问》、《灵枢》合刻本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单行本有元刊本,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02173
自癸卯仲春至乙巳初冬,耗时两岁余方卒读此帙。陶氏集注本草,虽名承神农,实多己意妄增,更杂以道流方术之说。其分类之淆乱,考据之疏略,令人不能无憾。医药关乎性命,岂可如此轻率为之?彼时医家奉为圭臬,今观之不过掇拾前人之余唾耳。尤可笑者,引《仙经》服食之法于本草,真乃方技乱医之始作俑者。丙午寒夜墨禅漫笔于吴门。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知书客442864
读完《本草经集注》后,感觉有点糊涂。陶弘景整理前人经验,又加入自己的见解,但药材分类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的方法看似系统,可实际使用时却不太方便。有些药的功效讲得很模糊,甚至互相矛盾。后人尊他为药学大家,但我觉得他的理论未必全对。面对这些古老的文字,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困惑。也许在那个年代,医药知识本来就很难讲清楚吧。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知书客154385
自暮春至仲夏,历时四月方得阅尽陶氏此书。草木虫鱼诸部最见功力,余皆草草浏览而已。弘景熔铸古今,折中群说,辨药性之真伪,明疗疾之旨归,可谓医道之津梁。然其分类稍嫌芜杂,引文亦偶有失考,未免白璧微瑕。至若文辞之简净,义理之周洽,则犹是六朝人本色也。甲午长夏观堂漫笔于钱塘江畔。
本草经集注
知书房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