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3891
2025年07月31日
徐幹的《中论》内容严谨,论述清晰。他探讨人性、政治、教育等问题,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其中对儒学的推崇尤为突出,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修身养性。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风朴实,少有修饰,但思想深刻。阅读时能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篇都有实际价值。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值得细读的古代哲学著作。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倡导的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名贤集
知书房
名贤集
佚名 著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具体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它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
精选书评
知书客333172
四月既望始读徐幹《中论》,至五月杪终卷,凡四十日。其言醇正,辨章学术,不尚清谈,务求实用,实为汉魏之际儒家之正脉。论治学则曰"君子必学",言修身则谓"志有所存",皆切近人事,不蹈空虚。虽文采不若王仲任之奇伟,然持论笃实,说理明畅,殊非苟作。丙申初夏,余于灯下三校其义,愈觉汉儒遗风之可贵也。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知书客687072
糟书,逻辑之泥潭。苦哉、闷哉、堵哉!正着读让人昏昏欲睡,反着读更是折磨。拆开看不知所云,合起来依然费解。清醒时浪费光阴,糊涂时雪上加霜。智者徒费心力,愚者愈加迷茫。得意时读之徒增烦恼,失意时读之益发消沉。求佛不如拜佛,说空不如务实。空谈误事!这满纸玄虚的诡辩,不过是困在概念迷宫里的自娱自乐。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知书客269418
读《中论》很多人看到的是徐幹的文采和哲思,但我更佩服他身处乱世依然坚持著述的毅力。建安年间兵荒马乱,他硬是完成了这部作品。写书很难,在战火中写书更难。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环境再恶劣也不能阻挡真正想做事的人。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比起那个年代简直不值一提。这本书让我明白,只要下定决心,什么阻碍都能克服。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