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9418
2025年07月30日
读《中论》很多人看到的是徐幹的文采和哲思,但我更佩服他身处乱世依然坚持著述的毅力。建安年间兵荒马乱,他硬是完成了这部作品。写书很难,在战火中写书更难。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环境再恶劣也不能阻挡真正想做事的人。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比起那个年代简直不值一提。这本书让我明白,只要下定决心,什么阻碍都能克服。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4648
读《中论》时,很多人说它讲透了生死大义,我却越看越糊涂。有些人觉得它说出了"大道至简"的道理,可我觉得那些话拐弯抹角,怎么都看不明白。翻来覆去读了几遍,感觉就像在解一道没有答案的数学题。书里讲天讲地,讲人讲事,可是联系到现实生活,总觉得隔着一层什么。古人写的东西实在难懂,我可能还要再多读几遍才能摸到点门道。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知书客243891
徐幹的《中论》内容严谨,论述清晰。他探讨人性、政治、教育等问题,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其中对儒学的推崇尤为突出,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修身养性。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风朴实,少有修饰,但思想深刻。阅读时能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篇都有实际价值。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值得细读的古代哲学著作。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知书客126055
花了两个月读完《中论》,每天读一点。徐幹的文章很实在,道理说得清楚。他讲学习要踏实,做人要正直,到现在都很有用。有些话读着读着就会停下来想一想。虽然是两千年前的书,但感觉就像在跟一个明白人聊天。整本书不啰嗦,每句话都有分量。读完后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是一本能让人沉下心来的好书。甲辰初夏读毕记于书斋。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