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6393
2025年09月03日
有人读《帝范》看到了"为君难,为臣不易"的帝王苦衷。有人读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治国智慧。在我看来,这本书像一位老皇帝在给我上课,手把手教我如何处理政务,管理国家。这些道理过了几百年还是管用。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更需要这种传统的治国智慧。我觉得李世民说得对,做领导就得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国家才能治理好。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训蒙骈句
知书房
训蒙骈句
司守谦 著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论语集解义疏
知书房
论语集解义疏
皇侃 著
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精选书评
知书客107070
在图书馆静读《帝范》,翻过那些泛黄的纸页,唐太宗的治国方略跃然眼前。世人多叹其雄才大略,我却更感动于一个帝王的自省精神。身处权力之巅仍能清醒自察,将得失教训写成十二篇诫文传给子孙,这份气度实属罕见。读至"以铜为镜"一章,不禁掩卷沉思:今人又何尝不需要这样一面镜子?那些历经千年的箴言,在浮躁的当下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335119
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很多人看到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但我更佩服他写《帝范》的用心。一个皇帝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教给儿子,这很难得。帝王通常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唐太宗在书里说了很多治国的心得和教训。他不仅告诉后人怎么做是对的,还说了哪些做法是错的。这种坦诚的态度,比书里的具体内容更值得学习。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203981
翻《帝范》时总有种割裂感:李世民一面教导子孙"以民为本",一面又在玄武门溅满兄弟的血。这位帝王笔下的仁政与权术,究竟哪张脸才是真的?他在十二篇训诫里把治国之道写得光明磊落,可那些被史书轻轻带过的血色黄昏呢?最困惑的是,我们到底该学他纸上的道理,还是看他实际走过的路?帝王心术像夹在书页间的匕首,翻得快了会割伤手指。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