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14552
2025年09月04日
陶弘景修仙家话头,却汲汲于权贵,《真诰》不过是一场精致虚伪的表演。他栖身山中自称隐士,笔下却满是谶纬符咒之流,借神仙之名行蛊惑之实,哪有半点方外之人的清高?细读那些装神弄怪的降真记录,尽是矫揉造作的文辞,生生把道教典籍写成了攀附权贵的敲门砖。这般假托神明的攀龙附凤之作,与后世那些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何异?看他周旋于梁武帝左右的姿态,哪还有修仙者该有的风骨。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庄子注
知书房
庄子注
郭象 著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也各不相同,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这种差别是本于“自然”的,人们的尊卑贵贱之分是合情合理的。本书认为,包括刑、礼、法、德在内的整个名教都是与“我”无关、本于自然的。仁义规范和礼法制度都是变化不定的,它们只是“迹”,而不表现“真性”,因此不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另外,还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观,认为人们性的贵贱是固定不变的,其遭遇都是命定的,无法支配和把握自己的前途。人们应安分守己、顺从“命”的安排。人们应追求的理想只能是“逍遥”和“坐忘”。“逍遥”之境界即为人们各尽其性,而要达到此境界就应断绝“羡欲”的念头。人要摆脱是非、生死的烦恼,就应“坐忘”、“忘年”、“忘义”等,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进入无不通的最高境界。本书包含着许多糟粕性内容,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毒品,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合理的思想,如肯定了礼义、法制的变化性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道德经
知书房
道德经
李耳 著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4058
乙未仲春始读《真诰》,至立夏方竟,前后凡五十余日。其中神仙授受之事,诡谲难信;降真笔录,尤近诞妄。陶弘景虽号通人,而辑录此等乩坛呓语,不免为识者所讥。至若服食导引之说,更类方士惑众之谈。予尝疑其书半出伪托,半为附会,未必尽得仙真本旨。然考六朝道教源流,则又不失为可资参证者。丙申暮春晦日,篱畔轩主漫记。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客426442
这是个奇怪的东西。说它是道经吧,内容又太乱。说是神仙的话吧,看着又像人写的。有人说重要,有人说没用。前几年我看不懂,现在还是看不懂。想学道的人可以看,想研究历史的人也可以看。心情好的时候能翻几页,心情差的时候完全看不进去。里面有些话看着很深,细想又觉得简单。看不懂难受,看懂了更难受。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客819544
《真诰》啊,这书到底在说什么?一会儿说神仙,一会儿讲修道,看得人脑袋发晕。前面讲的和后面的好像不太一样。有人说是经典,可我读不懂。想放下又觉得可惜,想继续读又觉得费劲。白天看觉得玄乎,晚上看更迷糊。修道的人可能喜欢,普通人看了只觉得没意思。有时候觉得很有道理,有时候又觉得都是胡说。这叫什么事儿?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